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451期>正文

清风卷帘话林下

作者:⊙江惠春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2年09月26日

唐人有诗:“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短短的诗行里写满了一个时代的无限春意,引人遐思。在福建省漳州市区九龙江南岸的圆山脚下,就有一座“圆山林下生态园”,此处的景色迷人,颇有“出众风流旧有名”之誉,唐人诗中意境,尽可寻得。

圆山林下生态园项目所属地为福建省林下国有林场, 在几代林场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下,不断引进和训化一大批以林木为主的林业种质资源,目前形成全省最大的热带、亚热带林木种质资源基因库,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展现出大森林的无穷魅力,更是这个城市的一块净土。园中留下的过去,成了大家满满的记忆和乡愁。

一入林场大门,便可感受到空气里散发着浓浓的清新木草香,眼中看到的是连绵不尽的绿色。漫步园区内,有一种恍然若梦的美丽之感。彩色步行道与林荫木栈道相互贯通。沉香、印度紫檀、醉香含笑、台湾牛樟等名贵树木,在风中展示着千姿百态,似乎在等待有缘人的关爱和呵护。

林场的认养林地里,一棵棵绿树迎风挺立,阳光在绿树之间穿梭。这些是社会各界人士认养的树木,在每一棵树下,都用一块石头标明了树的名称和种植者的名字。有的是夫妻双方种下的“同心树”,让小树共同见证着他们的爱情;有的是家长为了孩子种下的“希望树”, 希望孩子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有些是爱护树木的人们为了我们的生态环境而种植的树,不管是以哪一种心态来认领种植,那一棵棵绿树、一块块石头,让植树人切身感受到自己与绿树一起成长的快乐与希望。种植树木,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满足社会各界植树的愿望,也是全民义务植树的一种创新形式。这块认植认养的林地,为林场的绿树景观平添了无限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建有全国最早的森林碳汇教育馆和林木基因体验场。在宽敞的草地上, 一群活泼可爱的的小朋友在《熊出没》的全套雕塑摆件造型前做游戏,逐步配套的游玩休闲设施,让孩子们在这个极富创意和特色的园内里乐而忘返。走入碳汇教育馆内,可听到宣展区门口虚拟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当参观者走近时,虚拟讲解员附近的感应器会感知到观众的到来,并向观众介绍碳汇展厅分布及各主题展区的内容等。看到墙体上摸拟树的造型结合灯光效果,较为直观地了解碳汇的过程。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也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固碳器。碳汇馆通过设定生活中的一些情节,如洗衣、做饭、开空调等日常生活行为,让大家都能了解到我们每天都在排放二氧化碳,生活中这些不经意的小事都会增加“碳足迹”,从而加快全球变暖的步伐。那么要减少这些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和途径有什么呢。因此,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覆盖率是实现碳汇最经济、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

馆内的微缩景观沙盘为大脚印造型,以微缩景观、声光电多媒体展示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漳州的母亲河--九龙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森林、植被覆盖情况,珍稀动植物资源以及开展九龙江流域整治成效,全方位展示我市生态多样性,唤醒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减碳增汇意识。独具特色、绿色生态的森林碳汇馆,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营造出良好的绿色视觉环境,对人的心理产生多种效应,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使人产生满足感、安逸感、活力感和舒适感。让人们认识和欣赏身边的树木,并充分了解,森林和树木在改善光、热、气、水、土等方面的巨大功能,达到“宜居”的状态。

原以为走过的这些景点就是圆山林下生态园的所有风景了,却不料曲径通幽处,一大片密密匝匝的草地豁然在目。园里碧草芊芊,芳华萋萋。有的卓尔不群,有的半露半藏,在风里欢快地摇曳着。清淡的草木香与泥土的味道融在一起,让人有误入桃源胜地的感觉。所有的颜色都是那种让人从心底陶醉的绿,有风轻轻拂过,袭来淡淡的草香,携着清新湿润的泥土气息,置身其中,无比惬意。大片的树林延伸到圆山之上,树高林密,层层叠叠绵延数里,形成一道天然的绿障。由于枝叶特别繁茂,走着走着就淹没在郁郁葱葱之中,让人产生一种进入原始森林的感觉。偶有风从山林里吹来,送来阵阵清冽鲜美的气息,蕴含着南方惯常的潮湿水汽。游匿其间,夏如春日。天空和大地,都晕染在绿意之中,连空气都是绿色的。如果说绿色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生命之色,那么有这样一片如此广阔的生态园林可谓是城市里的“绿洲”,让我们随时嗅到大自然的气息,在采撷绿意时,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陶冶性情的佳境。

圆山林下生态园是人们“心的居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仅为群众提供旅游休闲的场所,而且为青少年提供森林文化教育基地,树立起自觉保护和改善生态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