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442期>正文

霞寨:“七彩稻田”喜获丰收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2年07月25日

本报讯(詹鑫鹏 林丽 张志煌 文/图)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提增效益,加快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步伐。各乡镇积极响应,狠抓退果还粮、退果还耕等工作。其中,霞寨镇更是在退果还粮中赋予传统水稻种植新内涵,结合乡村旅游开创性种植出“七彩稻田”。如今,正值早稻收割季,“七彩稻田”也迎来了丰收。

7月19日,当记者走进建设村的“七彩稻田”时,阵阵稻香扑鼻而来,片片稻田伴着山谷的风泛起阵阵涟漪,串串饱满的稻穗在烈日照耀下,异常亮眼。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农户们挥洒着汗水,在稻田间来回穿梭,割稻、脱粒、捆扎,一系列动作快速而娴熟,另一旁的收割机也在助力夏收,稻田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以前这一片都是种植蜜柚的,如今改种了水稻后,收益比以前还高!”农民黄日焕高兴地说道。农民收入增加了,干活也更卖力了,虽然烈日当头,但大家并没有减缓收割的步伐,而是卖力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

“今年年初,建设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的号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党员主动带头退果还耕,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村里200多亩柚园去青平整,改造成梯田,种上了黑米、黄米、大米。”霞寨镇建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龙武告诉记者,建设村今年共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两百多亩,目前收割的早稻有100多亩,亩产达500公斤,总产量预计达到5万多公斤。收割完之后,种完早稻的稻田上将轮种豌豆、西葫芦、小黄瓜等蔬菜,进一步增加村财和农民收入。“以后,我们还打算把稻田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把七彩稻田打造成农旅打卡点,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