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溪畔的那一抹绿
在花山溪畔上游、坑子口支流交汇处,那一片绿油油的蔬菜格外显眼。放眼望去,纤陌纵横、井然有序;菜丛中蜂花蝶舞、鸟鸣虫唱。菜农在田间挥汗如雨,他们的肩上挑着沉甸甸的蔬菜正赶往集市,一路上虽然不言不语,但却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看来今年又是大丰收。
多年以前,林宝山承包这片土地,他是菜园的主人,他引领我们参观这片菜园。他把土地分成四个片区,根据季节变换种植不同的蔬菜。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一抹绿停留在花山溪畔。
田间接上自来水、通了电,采用喷淋和滴灌,操作简便、效益更高。地面铺上薄膜,有效防止杂草生长。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全部使用有机肥,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管理。这些原生态的蔬菜刚刚上市,便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蔬菜供不应求,每亩纯利润达到一万多元,收入十分可观。
林宝山今天能取得成功也并非偶然,他为我们讲述了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以及艰苦的创业历程。
多年以前,他看到花山溪畔这片土地十分肥沃,于是承包下来,每天请几名工人开垦荒地。林宝山曾经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今天忽然回到家乡干起农活,村民都很疑惑,询问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林宝山没有太多的解释,他了解自己,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反复衡量后,才做出的决定!绝不会一时的兴起,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原来林宝山在城市餐桌业中了解到,近些年牛娃市场需求非常大,价格稳定、且有涨幅的趋势。于是,他暗下决心回家大干一场。他回家实地考察以后,认为这片土地用水和排水十分方便,所以承包了下来。
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养殖业的确给林宝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利益的驱使下,养牛娃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曾经坑子口那纯净的水不见了,眼前污水横流、臭气熏人!由于牛娃养殖密度高,每天不停投放饲料和各种各样的药物,夭折的牛蛙随处乱扔;另外,村民在山中开荒种果树,使用大量的化肥及喷洒农药。多重影响下,花山溪水不堪重负,受到严重的摧残。曾经清澈见底的溪水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母亲河在默默的哭泣。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此时相关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取缔或整改养殖场,一张整改通知书下来了,林宝山一脸茫然。不能养殖,那么自己又要做什么呢?他固执的认为,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的内心充满抱怨,一个人怎么也想不通。当晚,约上几个刚刚回乡的朋友一起到花山溪边烧烤。火炭烧起来了,鸡翅膀、牛肉串、生蚝次第铺开,只听见滴油的吱吱声响,一股诱人的香气在沙滩上弥漫开来,大家迫不及待品尝美味佳肴。
李晓彤出外好些年,今晚与老朋友相聚一堂十分开心!她跑到不远处的溪边洗手,借着手机微弱的亮光,仔细观察,溪水怎么会浑浊?还有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呢?这一刻,她才发现,熟悉的花山溪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容颜,再也看不到儿时那清澈明亮的流水了!几个朋友目睹眼前的一切,声声叹息!此时,林宝山才意识到,保护母亲河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自己算是“罪魁祸首”,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有太多的理由去抱怨。他头一回意识到,自己和乡亲们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给母亲河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花山溪是每一个外出游子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的归宿,深深的影响着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命运。
林宝山开始改行转业,他因地制宜,结合土地特点,决定发展种植业。政府部门把耕田路开到田中间,补贴大棚蔬菜种植户。还邀请技术人员悉心指导,一年后又有了收获。林宝山种植的蔬菜特别翠绿和甘甜,它的菜色味俱佳、清脆爽口,这得益于菜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片土地由洪水冲击而成,十分肥沃,泥土中含有细沙,松软透气,蔬菜更容易吸收营养成分。再加上土地平坦开阔,日照时间长,农作物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这样的蔬菜总能卖到好价钱。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对一个庄稼人而言,林宝山曾经以为这些倡议和要求很遥远,但今天,他深切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从养殖到种植,创业路上经历了“蜕变”以后,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又一次“华丽转身”,同样取得的成功。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他知道,想要种好菜,不光要有好技术,还要与青山绿水完美结合,才能持久创造财富。
有了这样的意识,林宝山非常重视生态种植,在政府部门推出各种举措,大力保护母亲河的时候,他也悄然行动了。在劳动休息之余,和几个同事在花山溪畔捡垃圾,有些可以回收变卖,有些带到垃圾场里进行焚烧。他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和行动告诉人们,保护环境,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清澈的母亲河和湛蓝的天空。
在林宝山的带动和宣传下,村民的思想觉悟慢慢提高,他们从内心感受到,保护水资源是如此重要,他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从此养殖场直接排放的现象越来越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也得到了遏制。花山溪流水潺潺,慢慢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花山溪水在不幸与幸运中流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恢复到最初那美丽的模样!唯有水清了,天蓝了,菜绿了,保护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我们居住的家园才会感到温馨,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才会有认同感和幸福感!
(指导老师 黄燕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