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433期>正文

南胜镇:锚定治水目标 系统全面发力

作者:林泽霖 张芯昕 赖桂碧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忻昊  日期:2022年05月23日

本报讯(林泽霖 张芯昕 赖桂碧)连日来,南胜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山优、水好、林茂、田良、人和”为目标,锚定化肥减量、污水治理、种植结构调整等任务,综合施策、全面发力,全力推进花山溪流域综合整治工作。

治理花山溪,化肥减量是基础。5月12日,记者在位于南胜镇前山村的生态果园示范片内看到,蜜柚树下青草茂密,地面的泥土被全部覆盖,一条条黑色软管遍布在蜜柚园间,每隔一段距离就垂下一条细小的分水管。片区的机耕路旁,一座由水肥一体化水泥罐、沼液智能化施用设备等组成的沼液收集处理中心正在有序运行。“该中心主要是将养殖场畜禽产生的粪污沼液,通过沼液运输车运输到水肥一体化水泥罐,再使用沼液智能化设备浇灌柚园,达到养殖粪污资源化再利用,替代果园化肥使用。”南胜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胡镇成说。

当前,南胜镇在花山溪两侧200米范围内的前山村、南胜村共建设了1222亩生态果园示范片,重点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并建立“一户一档”制度跟进落实,实现“零化肥”进果园。此外,该示范片区还实施土壤酸化改良、果园留草割草还园、畜禽粪污资源化再利用、高挂微喷水肥一体化施肥等措施。其中,325亩果园改造提升建设水肥一体化、500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5月底完工。

在农资销售端,南胜镇严格落实“三级挂钩”化肥经营户,全面规范76个经营主体的经销行为,实现经营户、化肥品牌全覆盖建立购销台账,并推行购买化肥实名制,种植户凭落实卡实名、限额购买合格化肥等举措,全面推进化肥减量工作。

治理花山溪,处理污水是关键。在花山溪南胜段与坂仔段交界处的上游,记者看到,河道中铺设了5道生态滤床,南胜镇司法所所长周勇强介绍说:“5道生态滤床共70米长,滤床中装填多孔环保矿石,用于吸附水里游离的重金属,下一步我们会根据水质情况在滤床中进行植物种植。”在生态滤床处往下游方向约100米的位置,由3道透水铁笼筑成的拦截坝中也放置了环保矿石,为花山溪南胜段的生态缓冲带再增加一道防线。

“目前,镇里在法华溪、龙溪溪、山坪溪都投建了生态滤床,云后左阳、南胜溪东等12个小流域也开始建设拦水坝,法华村、山前村井尾小组正计划建设2个湿地公园。”周勇强说。

除了建设生态缓冲带,南胜镇还大力实施镇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据悉,南胜镇现已铺设完成镇区1.8公里污水管道,安装17个截流井,实现对镇区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提升南胜溪水环境质量;同时实施镇区污水一体化处理提升改造项目,在现有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上安装压力泵以及人工湿地滤床改造,进一步提升一体化设施污水处理量,日处理污水能力由原来的1500吨提升至2000吨。

治理花山溪,调整种植结构是重点。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作上,南胜镇坚持标本兼治,推动退果还林、推进退果还耕、推广“百果园”。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花山溪流域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428亩;推进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的退果还林,一级保护区域6亩已全部完成去青作业,二级保护区域9.55亩计划在5月底前完成去青作业。

在退果还耕工作上,法华村153亩的耕地上已完成插秧作业及环境整治作业。欧寮村、子坑村的还耕工作也正稳步推进中。“今年镇里计划完成退果还耕约260亩,将进一步改善水土资源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南胜镇政法委员蔡伟龙说。

此外,南胜镇还大力推广“百果园”种植,在法华村1000多亩的生态果园里,种植着青枣、芭乐、红桃、杨桃、火龙果等高优品种水果,“这片果园是我们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园区,一直以来,该片区的水果都是施用有机肥,质量都很好,价格也不错,不仅经济效益上来了,还减少了对花山溪水环境的污染。”蔡伟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