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413期>正文

忆江南

作者:⊙江惠春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22年01月06日

江南的魅力,首推烟雨蒙蒙的朦胧之美。可惜,我的出行,是蝉鸣四野的盛夏,骄阳似火。幸好从上海前往苏州的途中,天空下起了绵绵的细雨,我们赶上了江南的梅雨季节。苏州有着江南最典型的风格,雅致清和,古朴柔漫。哪怕只是站在街边,听着吴音呢哝,也会柔腻得让人有种甜滋滋的感觉,更别说阴云低覆、薄暮渐沉的时候,走上阊门外的山塘,从四面围来的慵懒,霎时浸淫着我。小桥弯弯、小河缓缓、小路窄窄、小巷深深、小店寂寂、小小的彩旗在风中舞动着轻柔。坐在蹭磨得水样光滑的青石台阶上,想象着当年的江南才子,手执纸扇,缓步微吟在这烟光水色之中,那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自由而闲适,可以在文字的娱乐中纵情自我。

江南水乡,水是主角。一派亭台楼阁、垂柳、民居在幽静而又深邃的水色中,蕴含着深深的诗意。油纸伞的雨巷诞生于斯,眼波似水的卜算子诉说于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忆江南缘由于斯,错错错、莫莫莫的钗头凤含恨于斯,多少诗人的才情滋长于斯。而如今,在缓缓而行的游船之上,我幽幽的情怀,如何能不沉醉于斯。苏州虽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让浓浓的古典氛围依然存在,于是江南的“人间天堂”,在怀旧的心中,成了一种永恒和向往。

从我们下榻的酒店步行十五分钟就到了留园,留园占地不过数十亩,但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内涵甚为丰富。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最吸引人目光的自然是冠云峰。据说冠云峰是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在回廊的转角之处,看着塘中圆圆的绿荷,行走在无人的小径上,听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立于长满青苔的老石前,用手抚摸岁月的痕迹,无不令人感于物态而钟情。那是一种不能自已的失神,无法表述的诗意融合,留园似风姿绰约的小女子,让我如逢密友。

在姑苏城外,有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那里,错落的山丘,盈盈的碧水,构成了“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这些小山丘沐浴着天光,啜饮着雨露,以云为罗盖草为毯,日月星辰伴入眠,像是一位俊逸的雅士,在姑苏城里固守着古风遗韵,令人倾心,仰慕不已。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于是有人说,在中国没有哪一座山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然而只有虎丘可以代表古老的苏州。而我却觉得,虎丘不仅仅是一道风景,它更是一个地方人文历史的见证,它蕴含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精髓,不断地提醒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它还是江南大地上的珍贵遗址,在它身边流传的古老传说至今仍在流传着。

建于宋朝的云岩寺塔,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宏大的一座佛塔。站在古塔前,立刻感到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一种风起云涌的气象。古塔已经不能让游人攀登了,据说它倾斜的角度已经超过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摇摇欲坠却千年不倒,它就像久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一样深沉,历经千年的巨变却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这江南的青山绿水之中,让人们在岁月流走的历程中依然还见证着它的生命力。如果说云岩寺塔是虎丘的一只“虎眼”,剑池就是另外一只 “虎眼”。传说中的吴王阖闾墓门就在此处,但这个千年的奥秘至今也没有破解。红色书写的两个大字“剑池”,从上面看池水就像一把平铺的剑。传说中是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另一侧用蓝色书写着“风壑云泉”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字迹。拂去历史的尘埃,走进虎丘,在古亭中小坐,在花间徘徊,摩挲着石刻,欣赏着铭文和书法,感受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情怀,如阅历史,如晤高士。临近北门,有一处长满相思树的山坡,弯弯的小径通往几丛翠竹、几簇芭蕉、几丛小花环绕着的一方雅轩,雅轩旁是一座小亭,亭中有一方古井。雨越下越大,我们便在亭中小憩。听着雨声、风声,在脑海中回放着一路走来,留在记忆中的画面,咀嚼着如诗般的意味。

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无数游人来到寒山寺寻幽揽胜。寒山寺的钟声,不仅仅衬托着姑苏城外迷离的夜色,更是孤寂的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在心里的缕缕轻愁。当然,这首古诗让人想到的,永远只是一幅古画,泛黄的画面上有着写意的浓淡。缥渺的山与无岸的河,歪歪扭扭却别具韵味的乌蓬船,远近是白墙黑瓦错落有致的江南小城,几笔随意的涂鸦写成乱石堆砌般的桥,还有枫树以及天边的一牙月。寺,就建在那河边,隐隐有形。钟声,成就了一个才子万世之名,成就了一个古寺、一座桥,成就了一个穿越历史的奇迹。人生,总有太多的美好相遇,善于发现生活中瞬间的美,或许就此留驻为永恒的诗。就像江南,在很久以后,还依然能从记忆中细细品味,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