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山的模样种进梦里
冥想中我也应该算是山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开大山走进城市,见到山的机会便越来越少。但说来奇怪,生命基因中似乎总带有大山的影子,我曾几十次在梦中看到过老家大山的样子。似乎是应和梦的感召,终于乘车行驶在一条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老家的灵通山离我越来越近,心底涌起游子归乡般的热浪。
听同行人介绍,平和大溪镇灵通山是“闽南第一山”。凡天下名山无不因石而出名,灵通山也是。远望是一座连绵起伏于群山之间的山峰,及到山前,仰头一看,才发现原来它是一座昂首矗立于天地之间的巨石。据传,此山起初因大鹏鸟常来栖息称为大鹏山,后因山上长满枫树又称大枫山,继而枫树减少唯见山高耸入云故名大峰山,最后明朝大学士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始称为灵通山。
山间空气果然清冷,不知从哪飘来了一大块云雾,把山给绕了个圈,只见灰蒙蒙一片,山顶若隐若现,如在仙境一般。虽是美丽却突觉得有些“冻人”,摸摸包里不由庆幸带了一件薄外衣。再看山顶之下山石相连,满目巨石,有的象人形,有的象鸟兽,有的似虎豹,各种形态都有,仿佛在向我们遥遥招手。我们稍作休息,赶紧上山。
沿着山麓斜坡南行,在“擎天”石刻处拐弯向上,顺着山峰之间的小道时而穿洞,时而攀援。眼前的石头崖壁坑坑洼洼,层层叠叠。灰黄相接,连绵不绝。似乎望不到头,而山上也总有些沙石和荆棘藤蔓在路上等着你,幽深山谷就在身畔提醒着你,让你在行走中增加一些惊惧和困难。而当我小心翼翼又顺利穿行而过时,不由觉出一种探险的意味。也多出一丝思索:不知从古至今,此山从何而来?如何就有了眼前的地貌?走累了我们在石阶上坐下,听身边一位精熟地理的老先生讲古,灵通山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火山多次喷发沉积而形成的典型火山岩蜂丛地质地貌,内生动力是火山喷发。遥想远古时期,炽热的火山岩浆不断地将原来的沉积岩冲裂,裹夹在岩浆中,喷涌而出,映红天空,那是何等的壮阔和绚丽!待岩浆结晶成流纹岩,上部以流纹岩为主,其次是英安岩,下部为凝灰岩,上下部岩石的颜色为紫色或紫红色,酿成为了光怪陆离的各种峰岩。
回想是惊心动魄的,眼前的山石却是静默无语的,我只听见风和溪水的流动声。渐渐地,这石似乎从长久的无言里说起天语。它们要告诉我什么?在这自然的世界里,我的心不由自主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似乎我面对的不是一片石头,而是一片活着的神明,它们在暗示着我那过去的历史与前进的未来。多少年后,天上降的雨,地上散的流,跌水、瀑布、溪、涧、河……流刮、淘涤、下渗、滴蚀,如刀如锥如钻如掀,无所不为。峰岩被水这把岁月的鬼斧神刀切割成高高低低簇簇丛林,所以就叫它峰丛地貌吗?到如今形成小帽峰、大帽峰、擎天峰、栖云峰、玉屏峰、紫云峰、狮子峰七座标志性岩峰及周边大大小小三十六群峰,试想一下,那要隐忍住多少的苦痛和流离?要有多大的恒心和毅力?在水与火的双重洗礼之下,灵通山才能跨越千年万年时光,终如重生般走到我们的面前。
我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坐了下来。我要独对这片石头,凝眸、默思、冥想。你看它们默默地生长着,应该都有灵性的啊。远处一块崖壁正是由酸性、中酸性火山喷出岩组成,岩中粒度大小不一的颗粒因受热胀冷缩和降雨冲刷,颗粒松动、脱落、流失,逐渐形成圆形、透镜体形的集群洞穴。这些洞穴组合起来像两座笑盈盈的佛面雕刻,人称笑佛迎客。而今它们慈和而又笑吟吟看着我,在它们的注视下,我也心平气和起来。在大山面前,我只是红尘中一个渺小的存在者,一个匆匆的过客,与这些石头相比,我们只是昙花一现的生物。大自然已经静默地存在几十亿年了,那么,我们在一瞬间的生命里,能读懂多少呢?唯有心怀敬畏和坦荡。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曾在大西北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面对那一片黄土山丘的苍苍茫茫时的震撼。那些玉门关外的戈壁深处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土山丘,或连为一体,或独自兀立。不同于灵通山岩体变成峰林、峭壁、悬崖的火山蜂丛地貌,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由风力吹蚀沙土一层一层堆积而成。千百年来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每个被侵蚀的雅丹山丘都有它自己的故事。站在雅丹地貌北端,你会感到茫茫沙海中的风沙和时间的力量。广袤青蓝的天空下,每有风吹来,我都会不自主地加深呼吸,让风吹遍我的每一寸肌肤。风沙和时间侵蚀了坚硬牢固的大自然,而我自己,却愿意在风沙侵蚀后净化成一缕灵魂。因为,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心头堆满的只有敬畏和喜爱。
风和沙带来大西北雅丹地貌的魔力,而火与水造就灵通山地貌的传奇。也许因之水灵通山更多了几许东南特有的秀美和妩媚。在尘世的路途中总是有风有沙,有人像山,有人像水,于是我们留意了山环水伺的风景,收藏了峰廻水转的经历。风吹沙扬中水需要山的呵护,山需要水的滋润;水需要山的力量,山需要水的温柔。
山从哪里来?水往哪里去?山水相依,不可分离。
离开灵通山时,山脚下有几个山里人在吆喝着叫卖山里特有的虎尾轮和春根藤,据说这两种中草药材炖汤鲜美又滋补。于是带着对山与水的眷恋,我揣着这些草草木木回到了城里,把山的模样深深地种进了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