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二中: 以“两种文化”为导向 谱写质量提升新篇章
本报讯(林泽霖 张伟芳)一所百年老校就如同一棵百年参天大树,它扎根泥土,守望家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大芹山下的碧水河畔,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镇镇区的中心,就坐落着一所历经100多个春秋的百年老校——平和二中。近年来,该校秉承“明德崇文•励志知行”的教育理念,以校园“两种文化”为导向,营造了“立德树人”浓厚氛围,谱写出质量提升崭新篇章。
平和二中成立于1919年,在二中的校园里,有一座具有500多年厚重历史的平和文庙,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在平和文庙内的阳明传习堂学习历史文化,让学生在历史的熏陶下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是平和二中的校史馆,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会组织新生来到这里参观学习。”校长曾乃斌介绍,校史馆里展示了学校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展示了一代又一代从该校走出去成为栋梁之才的优秀学子,透过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一个个实物,仿佛让人穿越了学校厚重而辉煌的百年历史。
近年来,平和二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组织攻关,把孔孟儒家思想、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加以通俗化、形象化,整理成《论语浅解》、《朱子家训注释》、《传习录节编浅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九峰》等;把以朱积垒为代表的革命英烈可歌可泣事迹故事化,编写《毛主席的好学生朱积垒》、《八闽第一枪》、《红色传统代代传》等校本教程,引导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家国情怀”的“四有人才”。
心怀大局,知责有为。平和二中始终坚守“两种文化”导向,大力营造“立德树人”的教育氛围,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千方百计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思想上,引导全体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行动上,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评价上,着力宣传选树12名优秀教师、先锋党员等,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
在平和二中的教师队伍中,荣获省“优秀教师”有2名,市、县“优秀教师”、高初中“毕业班工作先进个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先进个人”32名,“先锋共产党员”12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百年征程中,平和二中始终秉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以“两种文化”为导向,坚守教育责任,彰显文化力量。该校独创性的校园“两种文化”特色被省教育厅授予“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学校”,“一校一品”典型在《海峡读写研究》予以刊载推广;学校还被授予“福建省读写教学示范学校”、“福建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漳州市“文明校园”等系列荣誉。
“平和二中1919年10月诞生于九峰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又受到平和文庙的庇荫与氤氲,挖掘、总结校园‘两种文化’,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新时代的重托。”平和二中校长曾乃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