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峨眉
盛夏时节,我们一行太极人随黄仁生师傅,驱车来到慕名已久的坂仔峨眉山,在当前不宜远行特殊时期,这趟太极之旅别有意义。
坂仔的峨眉山,距县城十来公里,海拔869米。山虽不高,因它与四川峨眉山同名,一听便觉得名气响亮。但若真论起它们来,人家名扬四海,我们的峨眉山还素面朝天呢。这里,无仙无庙,没有修炼的和尚和道姑,甚至连个山门都没有。不过,如今这里至少还有一片像样的樟树林。
提起樟树林,就得提起这位胆识过人育林人——林耀金。可以说,他是坂仔峨眉山的第一个拓荒者。之前,这峨眉山还是一片荒山。退休前,老林是一名机关干部,还是一位出了名的书法名人。但可别小瞧这一介书生,老林思维开阔,很多年前他便有寻一方山水,过一段清心日子的念头。老家坂仔峨眉山这片荒凉之地,这远离喧嚣的荒山上,正合老林心意。这里可种可养,可居可隐,在这里过段行云流水般的生活,这正是他退休后最中意的地方。老林下决心在此扎根,父子俩苦心经营多年,峨眉山上的森林康养基地从此成型,老林成了名副其实的峨眉山上第一代“山人”。如今再登峨眉山,这里草木葱茏,森林步道、康养民宿区、空中无边泳池、极限体验露营地、氧心瑜伽太极健身区,禅茶书画一应俱全,放眼望去,风光无限。
瞧,眼前这棵“迎客樟”,树盖成荫。再瞧树下那副石桌椅,在这品茗对弈别有一番情趣。老林真懂得清闲二字,在这过段清风明月般的日子,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大家难得清闲,更难得来到这清幽之地,饱餐了主人及早备下的极其“顶真”的咸饭后,一个个摩拳擦掌,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掩手肱捶、白鹤晾翅。虽不能和老林一样,在此过段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但在这里亮个相,留下美丽瞬间也是珍贵的。
在这凉风习习的山上,大家筋骨一活动开来,顿觉得气血充盈,都顾不上午休就急着要登顶去“一览众山小”。开始,大家还担心正午那毒辣的阳光,没想到,老林带我们穿过一小片菜园,又走一小段新铺的水泥路,再一拐便进入樟树林。有樟树林遮挡,路上很是阴凉,更出乎预料的是,成片的樟树林散发着樟脑香,路上连只蚊虫都没有。在这树荫下打盹、歇息是多么的惬意。
走出樟树林,眼前豁然开朗,近千米海拔的峨眉山,山顶上一点也不陡峭,就像倒扣过来的巨大盘底,山顶上竟现大片开阔平地。俯瞰四周,一片郁郁葱葱。老林惜土如金,十多年间,在此种下几百亩的樟树,成为全省唯一连片成林的樟树林。此外,他还种下百亩美国大红紫薇,还有数十种野生中草药,昔日的荒山成美景,让人心生感慨。
蓝天、白云、太极。在这风月无边的峨眉山巅,师兄弟一帮人,随师傅、师娘一块操练起来,柔与刚、快与慢,如行云流水般铺排开来。一招一式,如雪似棉、如泉如涛。撑开这片天,划出一道云,这寂静的山野,成了我们最好操练场。几套陈氏太极下来,大家还意犹未尽——野马分鬃、独立托掌、玉女穿梭、左右单鞭、下势独立、懒扎衣……师傅、师娘和大家各展英姿,一招一式如飞燕穿梭林间,大家沉醉其中,一时间竟忘了今夕是何夕。
欢乐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日已西斜。片刻间,我们竟在峨眉山顶操练了半天功夫,转眼到了该下山的时候。“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风展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不知是谁先哼起了《打靶归来》还别说,大家下山那架势还真有点归营的样子,师傅在前面领着,我们排成队在后面跟着,大家一路欢心一路歌。蓝天、白云,这趟峨眉之约,让我们如此不恋恋不舍,还没回来又开始想念了,那是我们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