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豆干
相传,很久以前,太上老君行至新安里客家村庄,见此地盛产黄豆,遂产生练长生不老丹的想法,他以客家清澈的水磨制豆浆汁,准备与多种补药融合炼制仙丹,不料,在磨制豆汁的过程中,仙童不小心撞翻盐卤,与豆汁融合后化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有个叫进的年轻人刚好路过,取而食之,感觉软而细且美味可口,于是向太上老君讨来盐卤带回家,从此,进便以制作豆腐为生,连这一带的客家村庄也因豆腐而扬名。而太上老君没练成仙丹,踢翻仙炉,遂形成一列奇峰,也就是如今的国家级风景名胜灵通山。
后来,进豆腐手艺便留传下来。进的后人阿财长大后,他每天都挑着豆腐到各家各户门口去叫卖。当时,村里有个美丽的姑娘叫秀秀,她奶奶年纪大了,一天在吃炒黄豆的时候掉下两颗牙,从那以后,老奶奶再也不敢吃硬的东西了。于是,孝顺的秀秀就特意煮些豆腐给奶奶吃,细心的奶奶边吃边说:“好吃,好吃!只是我发现这豆腐一点都不好拿,稍微不慎就破了!”
奶奶喜欢吃豆腐,秀秀为了买刚出斗的豆腐,也经常到阿财家,顺将她奶奶的话讲给他听,阿财明白,就是一直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让豆腐不易破碎。
在日常生活的一来二往中,阿财和秀秀日久生情,结为夫妻。
当时朝廷有位一品官员是一等吃货,发誓要吃遍人间所有美食。这位官员很快就吃腻家里厨师制作的各种美食,终日提不起精神打理朝政。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手下的官员纷纷向这位一品官员进献各地佳肴食谱。很快便有手下的人为他打探到远在闽地平和灵通山脚下阿财家的豆腐是人间一品珍馐。听了这消息,当时便觉得口水要溢出来。他立马传唤手下,让阿财带十个豆腐到他府上。得到传唤,阿财不敢怠慢,带上十个豆腐就上路了。但因路途遥远,一路颠簸,赶到官员府中时,豆腐不仅破了,而且也变味了。这位一品官认为这是破财迹象,更是阿财欺诈,当即大怒,下令一个月后斩杀阿财。
秀秀得知消息,哭得昏天暗地。但这哭也不能解决问题,她便跑到灵通山向菩萨求救。那天,观音娘娘正要去赴海龙王盛宴,闻悉此事后,她用净瓶里的水点化灵通山泉并辅以制作工序之秘方给秀秀,说:“按此方法,你回家后就用此山的水制成豆腐,并用我手中这瓶装上豆腐去救你的丈夫,保你家平安兴旺发达。”
大年初一早上,秀秀用观音娘娘净瓶装上十块豆腐前往一品官家中,她说:“豆腐豆腐就是都富都富,敬请官老爷品尝!”一品官听得吉言后,打开秀秀带来的罐子,一阵芳香扑进鼻孔,立马咬一口秀秀的豆腐,感觉口齿生香鲜嫩无比,顿觉得眉色舒展,和颜悦色地说:“阿财豆腐,人间珍馐!”赶紧让手下人放了阿财,还重重赏赐他们夫妻俩,嘱咐定期供给豆腐。
回家后,夫妻俩专用灵通山泉水,同时选用上等大豆,经过浸水、磨细、滤净、煮浆、凝结、定型等多道工序制作,生产出来的豆腐收水极好不再黏糊,每块豆腐刚好巴掌见方,且不易破碎,因而将它称之为“豆干”,相比之前制作的豆腐,此豆干不仅易于切割,而且口感更佳。
周边的客家人纷纷向阿财学做豆腐,阿财也不吝赐教,很快当地客家豆干便大量地生产出来,成为发家致富手艺。其中,当地有位客家女子进行大胆改革,她将杀卤工艺由‘嫩花’改为‘老花’,这种豆干颜色淡黄,质地柔韧,更为滑爽,乃稀世之美味。
如今,在灵通山悬空寺庙旁边的泉眼处,游客还会看到观音娘娘手持净瓶,泉水从净瓶中流出,其实,那就是当年观音娘娘在点化灵通山泉,教秀秀做豆腐的地方,如今,它成了普渡众生圣地。
后来,灵通山下的新安里先后更名为大溪乡,大溪镇,客家豆干也渐渐叫成了大溪豆干,而且更加盛名。
如今,大溪豆干早已名扬四海,只是,豆干师傅以同样的原料运到异地,制作工序也未变,却怎么也制作不出像大溪豆干那样的美味。其实,早有专家认定,大溪豆干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结构合理,含有钙、钾、铁、磷等元素,尤其富含钙元素。其性不寒不燥,老少皆宜,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大年初一早上,大溪豆干成了客家人桌上必备的一道吉祥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菜系,与米粉、烟肠齐名,被称为“大溪美食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