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340期>正文

霞寨镇发现一座保存 较为完好的元代古建筑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20年07月29日

近日,记者在霞寨镇采访时发现一座元代古庙,庙内石柱、雕刻保存较为完好,村民告诉笔者,这座古庙名为安丰堂。那么,这座古庙是什么来历?记者多方打听加以了解。

日前,记者跟随霞寨镇后塘村的几位村民再次来到安丰堂翻看族谱,希望能在族谱里面找到更多与安丰堂有关的记载,遗憾的是,族谱内并没有记载这座庙宇的建造时间。村民卢水西告诉记者,庙内的石柱上雕刻着“泰定丙寅”字样,经查,泰定为元代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年号,在位时间为1324年至1328年,泰定丙寅年应为1326年,距今有694年。

而四根石柱上雕刻着“卢聪进舍、董广进舍、陈季英舍、林尾仔舍”等字样,显示该庙由四个姓氏信士捐建,这又是怎么样的回事呢?“建设这个庙的初衷是希望村民能和谐相处,减少争斗。”卢水西介绍,在元明清时期,后塘村是漳州通往龙岩永定、广东梅州等地的交通要道,过往人群较多,很多姓氏族人在此居住,人多口杂,邻里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为了化解矛盾,几个姓氏族人就协商,商定建设这个庙。

安丰堂坐东北朝西南,土木石结构,主体建筑为开间二进宫庙,包括下厅、天井、左右过水廊房、上厅。庙内,各姓族人共同供奉着五方佛、开漳圣王、保生大帝等神像,以此来化解邻里间的矛盾和争端,让村内各姓族人和谐相处。

庙内木梁上至今仍保留有山水画、人物画,其画作线条流畅,质感较好,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并题有部分唐诗,字体清晰可辨读,虽然部分画作略有残破、褪色,但整体依然保存比较完整。

⊙杨志平 张伟芳 通讯员 张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