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帮扶 喜见贫困山村换新颜 ——记中储粮福建分公司驻大溪镇壶嗣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许长盛
通过2年多的帮扶,村党支部建设得到加强,村两委班子更富有战斗力;道路、卫生、路灯等民生条件得到改善,美丽乡村基本形成;乡村治理机制趋于完善,社会风气更加和谐稳定;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截止2019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71元,比驻村前增长17%;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61人已全部实现脱贫;村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15.5万元,比驻村前增长300%,有力推进壶嗣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我现在就是壶嗣村的村民了。”这是许长盛来到大溪镇壶嗣村村第一天说的话。
壶嗣村是中储粮福建分公司帮扶驻点村,台湾阿里山神吴凤故里。该村位于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南部,是省级贫困村,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土地面积3600亩,人口579户2282人。
2017年12月14日,许长盛带着中储粮厦门直属库的嘱托来到壶嗣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虽然他的父母亲均已80多岁了,体弱多病需要家人照顾,但当组织上选派他到农村驻点帮扶时,他二话不说,做好家庭安排后随即收拾行装赶往驻点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以来,许长盛把自己当做该村的一个普通一员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紧紧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总体思路,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为壶嗣村的脱贫攻坚和持续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取得了显著成效。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抓好党支部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壶嗣村现有党员56人,有近三分之一党员常年在外。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之机,许长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和党员微信群平台,加强对党员队伍和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为改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落后面貌,在中储粮福建分公司的关心支持下,许长盛积极争取资金43.5万元,将原本二层的村委会扩建成三层,新增“中储粮壶嗣村党员群众活动室”,配齐桌椅、LED显示屏、投影、空调等设施,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爱来、群众喜欢来的议事活动场所。“许书记是中储粮选派的优秀干部,他把中央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融入驻村工作中,抓党建、强基础,抓民生、促发展,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信心明显增强。”面对壶嗣村党员队伍管理的变化,党支部书记吴仕杰深有感触。
壶嗣村是漳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大溪镇闽台文化乡村旅游点,其中台湾阿里山神吴凤史迹陈列馆远近闻名,近年来前来参观的研究专家、媒体记者和游客络绎不绝,但是村子周边环境建设却不尽如人意。
如何改变壶嗣村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如何改变贫困现状和带动群众发展经济?带着这些思考,许长盛深入群众,持续入户走访精准贫困户和历届村干部、乡贤,全面了解掌握制约本村发展的根源,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驻村三年规划。通过入户宣传和会议形式,向群众解读各项惠农政策和帮扶措施,把就医、就学、养老、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同时,热心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给3户贫困家庭安装楼梯栏杆、给1户贫困户添置2张床及床上用品、为1户贫困户修缮住房、为1户贫困户解决饮水问题、帮助1名贫困群众解决上户口难题等。“许书记心理始终装着我们,他经常到我们家中走访,热心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上个月,他还帮我从县城带药回来,”当记者踏入一户村民家中,80多岁老党员吴树彬激动地当着大家的面说道。
山区村民出门办事困难,老年人出门办事则是难上加难,为此,许长盛着力规范村部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完善村级组织议事、值班等相关制度,及时为群众排优解难,2年共办结服务群众事项90多项。
许长盛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多方努力,2年共筹措到资金665万元,深入开展全村垃圾污水综合治理和裸房修整,改造提升吴凤史迹陈列馆和吴凤主题文化公园,建设环村水泥道路,有序推进全村路灯亮化、排水沟、机耕路硬化、灌溉沟渠维修、环境卫生整治、田坑组护栏、田坑组环村路等13个惠民工程,下大力气抓好壶嗣村基础设施及民生项目建设。“许书记来了之后,我们村庄逐渐变美了,建了排水沟,现在小孩上下学不用再趟水;通了路灯,村民晚上出行方便安全了,”村民吴坤茂说。
脱贫攻坚是驻村帮扶的重中之重,驻村以来,许长盛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通过省里组织的第三方现场验收和省级核查,如期完成整村脱贫任务。在村财和贫困群众增收方面,许长盛切实发挥第一书记自身掌握的社会资源作用,依托派出单位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跑资金、要项目,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保持收入稳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年,借助“后时片区扶贫工作联席会”脱贫信息共享平台资源,村集体投入10.5万元,开展淡水鱼养殖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可带动1名贫困户就业,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0.8万元。同时,通过片区联席会平台提供的外地就业信息和本地乡贤助力,引进制鞋面、玩具等2家小型加工厂,累计带动8户贫困户稳定就业,人均每月可增收2000多元。2019年,经多方协调,壶嗣村与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平和分公司实施“村企共建”广电信息化扶贫项目,在全村整体推进广电高清互动宽带网络进村入户。该项目既可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又可通过代理费返还,每年增加村财收入3万元,实现群众受益、村财增收。“如何发展好村集体经济是许书记驻村以来时常考虑的问题,经过他的努力,现在我们村的村财收入比之前翻了3、4倍,村里有钱了,发展后劲更足了,”村委会主任吴进友说。
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许长盛还认真抓好移风易俗,积极参与第十五届县级文明村创建活动,设立村文体活动中心,引导村民热情参与阅读、广场舞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于2018年创建壶峰小学“中储粮书屋”,2019年和2020年设立“中储粮书屋网络学习室”,开设“平和本土名人作家书籍专柜”和“庄初升教授捐书专柜”,弘扬平和本土文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壶峰小学吴文俊校长表示,厦门中储粮始终把教育扶贫放在精准扶贫的重要位置,今年年初疫情爆发,在防控任务那么艰巨的情况下,许书记还牵挂着我们学校孩子们的学习教育,彰显了中储粮作为央企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令全校教职员工深受感动,我们感谢中储粮,尤其要感谢许书记。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面对2020年工作,许长盛胸有成竹,信心满满,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争取给组织交上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为壶嗣村的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罗龙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