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309期>正文

公园·家园·心园

作者:⊙张美英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19年12月25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一首著名的诗。他道出了每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烦杂生活里岁月静好的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由此成了被人间烟火所羁绊的人们的诗和远方。它其实又是一种“海市蜃楼”,“海子短暂的一生,为爱情写下过无数美好的篇章,而他所赞美的爱情又让他多次受伤。他一生向往远方,但远方却一无所有。”所以,生活中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诗和远方,环顾身边目所能及的美好,感受触手可得的小确幸才是踏实的幸福。比如像此刻的我手中握着的一大串钥匙,带着我们仨姐妹的情怀,在面朝公园,四季如画中开启梦之门…

上周回老家时,闺蜜告诉我说英才尚层在做关于“家与公园”征稿活动,邀请我们也和她一起积极参与,作为一名英才尚层的业主,当即欣然应允。

讲到公园,自然先提到家门口的阳明公园。阳明公园,因着历史名人,平和“县父”王阳明,积攒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目前平和县城最大的滨水公园,位于九龙江上游支流美丽的花山溪畔,沿江而设,王阳明雕像立在最中心地方。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公元1518年,王阳明奏请设立平和县,因而被平和当地人民称为“县父”。去年平和县委、县政府在此设立王阳明雕像,旨在永勒其劳,永銘其功。博学的王阳明以平和为建县名称,平和的文化已直接在其县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而其“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圣人品行、“知行合一”的心学主张和对于平和县置县的巨大贡献也得以展现。

中国人一直讲究“以和为贵”。无论是中国儒家以来的精髓还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和谐社会,一直都是“以和为贵”,它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述。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得很早,自孔子以来,我们的民族就形成了“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其中的“和为贵”更是一种坚韧不灭的思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才是发展的至真之理。王阳明应该也是汲取古代文化精髓并寄予平和的期望而命之吧。

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一种知足感叫我是平和人。我们生在一个叫平和的地方,我们有了不起的“县父”庇护成长,我们有九龙江的滋养,我们有花山溪的陪伴,更有着五百年的平和文化底蕴绵延。生于平和长于花山溪湖畔的我,这些年虽离开家乡求学创业,但无论足迹在哪始终以“我是平和人”作为回答故乡问题的唯一答案。是的,乡愁永远是远行游子们心底的标签。一直以来藏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家乡平和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角落,也一直在寻找等待合适的地方出现。

记得二年前那个秋日的午后,回平和的我约了闺蜜到花山溪旁的灯塔咖啡小聚。欣赏完西边绚烂的夕阳,闺蜜指着东边阳明公园门口屹立的特别醒目的五幢在建大楼说那是英才尚层,上个月刚刚在那里买了一套房子。我当时脱口说出的话是我也要买一套为邻,说到做到,咖啡小聚的主题就这样瞬间转换为英才尚层楼盘,也由此在热烈讨论中对楼盘及美丽的阳明公园有了更近一步的熟悉。

第二天,迎着金秋初升的太阳,我和闺蜜相约在阳明公园门口,此时已有三三两两的晨练人群沿着公园的河堤或紧或慢的跑步。花山溪的水潺潺流淌,成片的狗尾巴草迎风摇曳,最欣喜的莫过于发现一群白鹭正悠哉地嬉戏。我小时候在这个花溪边长大的,那时侯是看不到白鹭的,也没有这么漂亮的公园,看来在平和人民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之下,山更青水更绿公园更多更美丽了,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感肯定越来越强了。想到这,望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对闺蜜说就是这里了,我想与阳明公园为邻,与你为邻,恨不得现在就去挑房子。闺蜜打趣说售楼部还没有开门,这么猴急,要是房子已卖光你失望了怎么办。后来一打听发现在售的房源果真很少了,低楼层的房子还有一些。在售楼处的陈经理介绍下我眼睛突然发亮,发现一楼整层楼四套房子都还没有售出,陈经理说大家都喜欢买楼层高的,目前剩下的主要都是低楼层的。我却暗喜着,本来就是专门奔着一楼挑的呀,我脑中再次闪过一个念头,其实那个念头藏在心底好久了的。也仿佛冥冥之中的约定,此时我的手机响起,成天满世界跑的大姐说她搭二姐的车快到平和了,问我在哪里?我惊喜地让她直接来售楼处告诉她有事和她商量。姐妹们的心果然是相通的,大姐二姐粗略和我想法沟通后比我还激动的说,这一楼就是为咱仨姐妹而留的房子,我们买下来吧。就这样,在对英才本土开发商信任下,没有过多的犹豫,被闺蜜笑称买房子速度堪比买白菜还快,交了买房定金,就这么干脆利落的成了业主。

很长时间以来,与同是画画的大姐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工作室,不曾想在这里以如此快的速度觅到,这样的结果很偶然,但也是必然的,算是我们寻寻觅觅兜兜转转下得来的小确幸。望着即将完工的大楼,大姐已经兴奋地规划着未来的模样,她说我们小区的门口就是这么有文化底蕴的阳明公园,我们也要把小区里房子周围弄成有艺术色彩的小阳明公园。小区物业由英才自有物业经营管理自不用太多操心的,除了物业打造的绿化外,画苹果小有名气的大姐说她已经和售楼处刘总商量了要从山西运一些苹果树过来种,待到春天苹果花开,我画国画,秋天果实成熟她画油画,邀请小区的邻居们品尝摘下的果实等等愿景。我们的那个念头就是计划好整层楼打通成一个有特色的整体工作室,一个有情怀的画苑,一个谈笑皆艺术往来无白丁的会所。等姐妹们都退休了,就都回聚在这里,一起锻炼身体,画画,种树,养花,和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们笔会茶聚,义务教教小区的孩子们画画,搞搞小展览,提升文化品味,营造和谐小区艺术氛围,憧憬着未来如此这般,相信这也是对平和文化的一种传承。

我们仨姐妹从小到大都是在花山溪边一起长大的,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着,在长大后成家立业远处各方,但总能因故乡在平和把我们拢聚在一起。如今在这里,由仨姐妹组成的三个家庭的我们又将实现在一起梦想,“以和为贵”最好的诠释也在我们身上得以延续。

这个世界,国与国之间也好,人与人之间也罢,有一颗“以和为贵”的心,展现我们眼前的必是一个“和谐的人生”。我们仨姐妹相约在平和,在阳明公园,在英才尚层,在我们的家,那是公园,家园,心园,也是仨姐妹梦之园。为了打造好我们未来的家园,设计师出身的师兄已经为此花了大半年时间,一个精打细磨暂时取名“嘉木堂”的规划图已大致完成,大姐说缓缓弄,我们也将缓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