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94期>正文

棹歌对月阳明夜

作者:⊙张伊彬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19年09月10日

天清,云淡,迈步阳明公园。

人们总在寻找回家的路,在林立的高楼间,那种泥土的气息,似是与我们渐行渐远。公园,城市中的自然,它是否是人类对家、对过往生活的呼唤?

月朗,星稀,难得澄澈的夜。偏居一隅,阳明公园,是这座城市中的隐士,若将这一点引成线,便串起一条阳明街,串起街巷烟火,由这条线再牵扯成面,万家灯火,在城中明灭,每一天,生,息。此刻,我就在这一点中,玩味公园静得可爱的夜。

无人,无月,不成景。过去,这公园只是城郊一荒滩,纵有万千风情,无人与赏。好在良景不虚设,一条长街蛇形蜿蜒,纵深探入公园深处。依街点缀其中。亭,此处与自然的最后一道屏障,漫步其中,品晚风,独爱一份皓月千里,与瀚古星辰来一次渺远的对话。

探景,寻幽,若想深入地探索公园,迈开大步向前罢,不要恐惧逐渐昏暗的灯光,在那路的尽头,公园的大门真正地向你敞开。入夜,少了路灯侵扰,如果你自持夜视能力不错,就投入夜的怀抱吧?从高高在上的街道上,沿着级级台阶下行,以最谦恭的姿态,走进这自然,自然也会慷慨展露她的本真,回馈你的眼。

星芒璀璨的夜,近河,空气温凉有度,即使打上两个大喷嚏,也是极为舒服的。信马由缰,随心而行路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就这样向前,就淹没在一人串高的苇丝间了。这些高大的芦苇,虽然纤细,却必须以仰视的姿态对待它们。当然,毕竟是在夜里,在这苇丛间迷茫地走,总还是会感到有些害怕,左冲右突地钻出去,河又在眼前了。找个长石凳坐下,对着河,身下丝丝凉意袭来,躁动的心顿时又安歇了,那条滋养了全城人民的河,在眼前缓步行走,兴许会有一方竹排系在岸边,想象着自己变为一个船夫,向河中撑去,以棹击水,对着皓月高歌一曲。这样美如画的夜,就这样被平和人民独享了!

沉、浮,城中灯光明灭,跌在这河里,浪把浮光打碎,粼离。劳顿一天的人们,来此散步歇息,洗去一切杂念,城中的尘土飞扬,在胸中积下的浊气,到此处快吐一番罢!静坐石椅,我思绪飘思,城市的高速与喧嚣中,公园,这份宁静,是否是过去与将来的联结点?

蓦然,忆起小时候,雨后,城中大大小小的水洼边,会有蜻蜓飞舞,轻盈地点水,像灵动的花朵。少不更事,我常去追捕这些跃动的精灵,它们回散而去,蓝色,黄色,红色,偏除了那墨绿色,我从未捉到过,墨绿尾巴有牙签一般粗细,迅捷无比,高傲孤清,捉到它曾是我儿时的梦想,可城一天天发展着,环境却愈来愈差。在城中,再难觅一只蜻蜓的影子,我的童年,就这样忽地消逝了?

可阳明公园为我保留了这样一方心灵净土,夏日,只要我漫步公园河边,成百上千的精灵会一同在河上舞蹈,好几次,那高傲的墨绿色精灵就停在我身旁的芦苇丛间,某一次,我们离得十分地远,我知道这次,只要我伸手,就一定能捉住它,可我没有,我静静地立着,看着它,美得那样惊心动魄,那些童年的梦又开始连翩地在脑海中浮起,直叩心灵,不知多久,它倏忽而去,加入那花朵纷飞般的舞蹈,我仍伫立,思绪飘飞,我的童年,多少人的过去,本真的自然,被公园顽强地留存,过去,在这里定格成了永恒。

我忽然又有了新的想法,当今社会,人们推崇绿色生活,这公园不正契合了我们对生活的追求吗。若是我们不局限于一个公园,而把公园这一种绿色的内涵由内而外,推及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那么生活将怎样呢?我心中的话呼之欲出:“让公园里的花开遍平和。”届时,我家住在公园里就是切实可感的,人们亲近自然,爱护环境;整个社会其乐融融,人们不必再特地走许久的路,到阳明赏这份自然,因为那时,处处花草,处处公园,而彼时的公园,树木苍茂,花草映荣,成为联结过去、现在、未来的连接点,将公园这一点,串起今昔一条街,又放大公园的内涵,到城市面的各个角落,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绿色生活,生活在公园中吗?

让家在公园里,内涵更不仅于此,这更是我们建设美丽家乡的动力,让游子千万里,共对一轮皓月。当空时想起家乡月,想起家乡那公园,那凉湿清爽的空气时,身旁的空气,充盈起泪的咸味,公园的家,更是不远万里,一份乡愁。

回过神,我从长椅起身,离开,虫鸣几声,好月依旧,留在身后的,是公园无比静谧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