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该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 ——记漳州平和消防大队小溪中队“90后”消防员廖嘉斌
从“新兵蛋子”到三级消防战士,入伍7年间,“消防”二字早已深入廖嘉斌的心中。“不在该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是廖嘉斌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言语间,云淡风轻。虽然消防员这个职业平时训练苦,危险系数大,廖嘉斌却乐在其中。
首次救援 他坚定职业选择
2012年,18周岁的廖嘉斌离开老家福建三明,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参军入伍,完成新兵连集训后,被分到了漳州平和消防大队。
2013年5月27日,平和县坂仔镇一在拆房屋突然倒塌,一群众被房子的大梁压住,无法动弹。接到报警后,平和消防迅速赶往现场实施救援。这是廖嘉斌第一次出警。
“我们立刻联系了一辆吊车,将大梁吊起。”廖嘉斌回忆,大梁有裂缝,并不断摇晃,他和班长却一点都不怕,迅速爬进细缝把人抱出来。当时,群众无助的眼神,一下子触碰了他的内心深处。这次出警后,廖嘉斌觉得,消防员就应肩负起人民群众的寄托与希望,要让自己“更快更强”。
“进”“退”两难 他选择坚持到底
对廖嘉斌来说,消防之路虽激情不减,但并非一帆风顺。
2013年11月13日,他在训练中不慎从三楼掉落,造成压缩性骨折、右手手腕骨裂、腰部骨折。“当时躺在病床上,我想了好多,实在不想拖兄弟们的后腿。”廖嘉斌说,调养恢复期的他“思绪万千”,在“进”与“退”之间挣扎徘徊。
“兄弟,你是最棒的,坚持下来,一起干出点成绩吧……”战友杨爱博不断给廖嘉斌做思想工作,解开了他心中的结。
“安心养伤,坚持下来就有机会。”时任小溪中队中队长黄静文除了生活上关心照顾,还在第二年给他申请了消防车驾驶员培训的名额。队友的交心、队长引导,慢慢地,廖嘉斌打消了退出的念头。“感觉我天生就是消防命,一训练就满血复活。”恢复正常训练后,他更是“干劲十足”。
刻苦训练 他成为训练尖兵
谈及“偶像”王波,廖嘉斌激动不已。漳州消防支队金峰中队消防员王波多次荣获“三等功”“优秀士兵”等荣誉。廖嘉斌羡慕不已,时常向王波“取经”,观察他怎样“备战”比武集训,怎样进行调节身心状态。
榜样,是无限的能量。廖嘉斌通过向他人请教、总结经验等方式,逐渐成为队里综合实力最强的队员。五公里负重、单杠二练习、负重折返跑等成绩在福建省比武考核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廖嘉斌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记嘉奖2次,2018年被评为漳州支队攻坚组复训队“优秀学员”。2019年2月,廖嘉斌荣获个人三等功。
在廖嘉斌的影响下,消防员付尧、黄高壮逐渐成了全市的训练尖兵。“人人争第一,各个怕落后”,小溪中队也逐渐成长为全市的“尖兵中队”。
廖瑜婷 卢晶津 王国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