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忧伤·成长
作者:崎岭中学八年级 林建慧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19年06月24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更是我们华夏儿女对祖先寄予思念的重要依托。
小时候我对清明节还不太熟悉,只知道每到这个时候,周遭总是弥漫着丝丝哀思,可在孩子的心里的愁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年龄渐渐增长对于伤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中国人以孝为先,对于自己的先人总有特殊的情感,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总是住着自己那已逝去的先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悄悄地思念着他们,总是回忆着往昔亲人相处时的美好,总是独酌着亲人已逝的忧伤与悲痛。清明一到,平时藏着掖着的痛终于可以尽情地抒发:或哭、或默……都无需思量别人的眼光。带着悲伤、寻着思念,来到先人坟头,点燃几根清香,泪便如同断了线的珠帘啪啪落下,无需擦拭、无需掩饰。让思念化作相思泪,滴落在坟头,沁入深处……
哭过痛过,我们会更懂得今天所拥有的。感恩父亲依然陪在我的身边,即使他只能躺在床上,即使他需要我时时的照料,即使他不能陪我笑……但只要他尚有一丝气息,我就是有父亲的娃,累了可以悄悄地告诉他,难过了我可以对他哭,跌痛了一想到父亲正等着我回去照顾他我就有了爬起来的勇气。
或许长大了的我们只能选择坚强,寻着思念、藏着悲伤、勇敢前行。将思念化为双翼,在成长的路上扇动双翼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