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68期>正文

平和九峰惊现明摩崖石刻 ——记下抗倭名将俞大猷剿贼功绩

作者:黄水成 赖伟玲 李嘉琳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19年03月11日

本报讯(黄水成 赖伟玲 李嘉琳 文/图)平和县九峰镇镇郊塔山上有一摩崖石刻,据传其与一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有直接关联。2月28日,笔者一行跟随平和县博物馆已退休的老馆长朱高建前往探个究竟。

从山脚下沿柚园小路爬过一段陡坡,在半山腰的柚园边出现一块大石壁,石壁中间一块高约5米、宽3米的地方有明显的字迹,由于年代久远,风化十分严重,但仔细辨认,还是能认出“明嘉靖……俞大猷……”等字样,确如所传,这是一块与俞大猷有直接关联的摩崖石刻。

“20多年前,我曾带人来这里考证,当时还拿了黄漆把石壁上的字都勾勒出来,这次来,它风化得更严重了。”朱高建说着,爬上木梯拿水渍浸石刻字迹,一边介绍石刻内容的由来,他说,这个碑刻记载着明嘉靖年间的一个大事件,广东饶平一个叫张琏的农民率众起义,一度声势浩大,拥兵几十万,纵横数省,后来还勾结倭寇,令朝廷十分头疼,后来,就在平和九峰柏嵩关一带被朝廷剿灭,“这个石刻清楚地记下俞大猷率部平叛张琏的功德。”

据载,该摩崖石刻已纳入1985年平和县第一、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内容是:“明嘉靖肆拾壹年壬戍孟夏拾捌日,漳南道佥事金浙、都督俞大猷,都师谢敕帅师由此进征饶平,逆贼张琏等首从俱就擒戳,次日尽班师。”

“数百年来,关于俞大猷讨贼张琏一事,明清各版《平和县志》和《明史》均有记载,然均载为‘明嘉靖辛酉’(1561),明显有误,比石刻明嘉靖肆拾壹年(1562)早了一年,且率军首领也表述不全。”朱高建说,虽然总共54个字,但它的价值却非常珍贵,它成为勘误文献资料的确凿证据。

大半生都和文物打交道,朱高建说,让真迹永存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因此他建议说,此处石刻保护已到刻不容缓的时候,相关部门应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