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自来水厂改造工程投用一年多 悄然改变市民生活
本报讯(王志晖 张伟芳)不再上山打山泉水了,水桶闲置了,净水器也少用了,记者采访发现,平和县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一年多以来,改变的不仅仅是水质,也悄然改变市民的生活。
小溪镇西林村村民李文阳过去喜欢上山打山泉水,不过记者2月1日到他家采访时,他却告诉记者,家里的水桶已经空闲了很长时间。“还没改造前对自来水比较不放心,都要专门上山打山泉水,现在改造以后就安心多了,也省下了不少麻烦。”
同村的杨丽卿也感受到自来水厂改造带来的便利。记者到她家采访时,她就用烧开的自来水为记者泡茶。
看到身边的人都喝上了放心水,广宝社区的朱永金下定决心,自己掏钱,把家里的水管从其他水厂转接到县自来水公司管网。
记者发现,有同样感受和改变的市民不在少数,改变正是源于自来水改扩建工程的竣工投入使用。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供水压力日益紧张,加大供水能力、保证水质更加安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件民生大事。2016年,县委、县政府把保障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1.5亿元,对县自来水厂进行改扩建,其中厂区投资7898.4万元,改扩建日供水4万吨的自来水厂,建设深度水处理车间,安装超低压纳滤膜水处理工艺设备系统,以及相应设施设别,项目于2017年正式竣工投入使用。该项目所引进的DF超低压纳滤膜工艺目前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DF膜的孔径0.1纳米,能有效去除水中细菌、病毒、农药残留物、重金属物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该技术曾在2014年APEC会议、月宫一号等重点项目上运用,堪称“黑科技”。市县领导也多次到现场调研,为项目点赞。
“超低压纳滤膜深度处理工艺车间投入运营一年多来,出厂水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每月送出水样到漳州市水质监测站和厦门(国家)水质监测站检测。水质监测结果,所送的出厂水水样全部合格,水质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县自来水公司经理赖建民介绍道,此外,为确保项目安全平稳运营,县自来水公司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先后新招聘13位专业技术人员,并经过北京碧水源公司系统培训,全部合格,已经都在上岗。
为进一步保障饮水安全,2018年,总投资1354万的自来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竣工投用,既化解了取水口在西环大桥下游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又更好规避周边可能存在污染源的污染风险,提高取水的水质。
不仅如此,记者从兴和集团了解到,平和县自来水厂及管网改扩建工程(管网部分)也正紧锣密鼓的推进中。项目建设范围覆盖县城中心城区,按区域分别包括县城中心区、城东片区、高南片区、溪南城区。该项目是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规模主管网建设56公里,建设投资1.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