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47期>正文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作者:漳州实验中学 七年级三班 蔡昕岑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18年10月15日

我们的一生会认识许许多多的人,我很荣幸,会认识林语堂先生,虽然我与林语堂先生是来自两个不同世纪的人,但我很欣赏他,也深受他的影响。有幸,我可以参观林语堂故居,更深层地了解他。

喜欢他的名字,是喜欢那种无意间的厚重感,一种暖暖、却沉沉的情缘。现在的喜欢远远胜过他名字的矫情。开始想要明白他内心的沉重。

林语堂先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并为之而努力,实现梦想。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中华而崛起”,林语堂读书的目的却是“为了创造价值”。两个人都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当林语堂成为了一个有名气的人时,也不忘回想当年自己的梦想,可见梦想的重要性,拥有自己梦想,它可能是你黑暗中的一明灯,可能是让你不停下,勇敢前进的原动力,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吧。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林语堂的文笔,没有鲁迅先生的尖锐,却不失小资的儒雅与本性的深沉。他不会天花乱坠地谈吾国,也不会矛头直对地看吾民。他笔下有的,是一种关切,透出笔墨,成为激励吾国吾民向前的精神食粮。也要说说林语堂的惜时,他自说:“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做好每天的计划,从点滴小事做起,利用好余暇时光。至今,林语堂还在世界上代表中国文化的高度。

林语堂是一个爱国爱乡爱家的人。在美国留学时,不加入美国国籍,因为他无法做到在美国国旗下宣誓,而是在文笔上支持中国抗战,为国做宣传。林语堂在晚年的作品《我的家乡》中说到“我的家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从而树立起林语堂的高地人生观——在大自然面前,每个人都是非常渺小的。

看似完美的林语堂的一生,其实并不完美。在感情上,没有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结婚生子,在家庭上,大女儿的自杀是对于他极大的伤害。对于这些不如意,林语堂在“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的痛苦的深度”上作出解释。人生的大喜大悲不过是有些生活者的独享,而最值得体味的是,生活中那些疼痛。或许,有人说,那是麻木的疼,算不上痛苦,可日积月累下来,就是痛苦。

我们总是习惯在失去后才想要珍惜,想要拥有,那是不现实的。远方的远方,风景秀美,生命的阳光,在另一处闪耀,你能怎样?人活着,还是要实际些的,赶紧开始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吧,让自己做一个像林语堂先生那样的人。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