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龙头 树品牌 平和以特色产业示范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来,平和以百姓富生态美为出发点,全面深化“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十六评比”的建设进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特色小镇“三驾马车”为引领,结合全县各地特色资源,推进各地特色产业蓬勃兴起,促进平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沥青路面铺设完成,玻璃栈道桥面正在紧张架设中,蚂蚁王国、客服中心、卧龙山房等全面装修,平和霞寨镇高峰生态谷项目现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为国庆开园进行最后冲刺。
国庆前夕,笔者在高峰谷现场看到,山下客服中心周边的绿化树、景观灯、停车场等建设已经完工。沿茶海大道上山,景区干道、紫藤慢道、天泉道全部竣工,箱式办公区、伴手礼店、茶餐厅、宿营区已经投用,经过一年多紧张建设,景区初具接待功能。目前,正对玻璃栈道、卧龙山房及茶园观光道几块“硬骨头”全力攻坚。
高峰生态谷是当地近年新引进体量达10亿元的现代农业旅游综合项目。通过深度开发,结合周边原始生态林,把原有近千亩茶园建设为集观光、食、宿、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高峰生态谷的快速推进,为霞寨镇加快转型升级赢得先机。霞寨镇是平和农业重镇,全镇琯溪蜜柚保有量占全县近三分之一。然而,单一农业带来不仅仅是市场风险,还有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压力。能否走出一条“绿色·兴业·富民”的发展新路子,成为摆在新一届党委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通过高峰生态谷这个大项目的推动,不仅带动了钟腾、官峰片区联动开发,它更撬动了整个霞寨乃至全县的乡村旅游格局。”霞寨镇党委书记赖进杰说,霞寨不仅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油画先驱者周碧初、一代忠良武榜眼黄国梁,还有近年声名鹊起的柚海“布达拉宫”高寨。“通过特色项目示范带动,推动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形成特色产业链,盘活一方经济。”
说干就干,围绕全镇最大宗的蜜柚产业,镇党委提出“拓产业、扶创业、促增收、提效益,全面建设‘柚惑小镇’”的发展目标。实干提效,抓龙头、树品牌,一场围绕蜜柚特色小镇的建设蓝图轰轰烈烈展开。
“在全镇91个蜜柚专业合作社,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电商的深度融合,多元发展壮大蜜柚产业。”霞寨镇镇长曾剑光胸有成竹,在全镇范围内改变单户独干模式,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人力、技能等方式入股,抱团发展,既节约成本,也降低市场风险。
变堵为疏,镇党委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大力引进以处理蜜柚废果为原材料生物科技项目,生产有机化肥、生物肥料,达到变废为宝、农民增收、产业延伸多重效果,解决了废果污染的疑难问题。
“我公司是做鲜果出口的,一年下来起码会有2万吨蜜柚出口到欧盟、中东、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今年霞寨镇新引进的至诚农业项目赶上蜜柚上市季节,公司开足火力,占地1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塑封、贴标、打包,上百名工人流水作业,两条自动化分级生产线、自动化回流机器、平台自动包装同时启动,一箱箱的蜜柚鲜果整装待发,公司负责人黄盛金喜上眉梢。霞寨镇为扩大蜜柚出口,引进这家企业,每年创税几百万元,同时,还对稳定当地蜜柚市场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与此同时,依据蜜柚主导产业,以高峰生态谷为龙头,壮大一村一品一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寨柚海“布达拉宫”、钟腾“一府三楼”、官峰特色生态等旅游观光产业,形成镇主导示范,镇村集群效应的产业格局,从高寨到榜眼府再到高峰生态谷的精品旅游线路基本成型,霞寨镇的蜜柚产业走上健康循环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为当地的精准扶贫带来机会。从强化基层党建入手,驻村帮扶,包村带队,全面筑牢基层堡垒。2017年,全镇安排帮扶干部140名加上市县干部的支持,全镇354户贫困户全部挂钩帮扶。在脱贫攻坚中,还注重发展人才示范带动。仅去年,全镇返乡青壮人才超百人,孵化项目32个,签约入驻项目28个,带动增收脱贫人数达300人以上。去年全镇脱贫196户496人,今年实现全部脱贫。不仅农户脱贫加快,钟腾、内坑、五美等地,充分结合蜜柚观光和光伏产业,为村财脱贫闯出新路子。
产业旺还得生态美。春季,一场退果还林的植树造林活动,在霞寨镇的黄庄村“柚惑园”石晶宫旁有声有色展开,近千株玉兰、紫薇、碧桃成为果园的新宠,拉开今年该镇新一轮退果还林的大幕。“我们的目标就是从高山开始,逐步在全镇推广高海拔果园还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千万不要让子孙后代埋怨我们,2017年霞寨退果还林300亩,今年计划完成500亩。”保护生态,共建和谐人居环境,赖进杰信心满满。
“创建特色小镇,人居环境先行”已成为镇党委政府的共识。2016年以来,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建设7处集污设施,今年,在钟腾等6个村新建集污设施,2019年计划再建6个集污设施,实现全镇居民污水处理全覆盖。
经过多年建设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钟腾村,今年再发力,以突出文化、宜居、休闲、绿色为目标,投资265万元建设美丽乡村,让传统古村落更加魅力四射。
不仅钟腾村,高寨也以柚海“布达拉宫”为龙头,全力推进魅力高寨的生态宜居的富美乡村建设。在钟腾、高寨东西两头布局的同时,霞寨镇还以镇区为中心,大力开展集镇建设,带动环城路沿途片区的新村建设。
美丽宜居的新霞寨日新月异。在丰收之际,8月初,霞寨镇举办移风易俗农民运动会,全镇各村农民朋友摩拳擦掌,踊跃参加,豪情迸发。运动会盛况由县级媒体一路高歌,最后在央视4套隆情播出。
正党风、带民风、树新风,以家风家训馆为平台,霞寨镇党委经常性开展“主题党日+移风易俗”系列活动,开展民俗节日大操大办专项整治,镇纪委立足主责主业,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严惩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化“五个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同时,创建“律师工作室”,依托老红军调解室、党员调解中心等,建立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倡导与治理,双管齐下,对全镇形成有效治理,全镇形成家风正、民风纯、政风廉、社风清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霞寨镇在建设蜜柚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做出生动的示范。十九大报告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不仅霞寨镇,大溪镇也热火朝天地推进威士忌风情小镇建设。通过连年建设,总规划面积为3.88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4亿元的项目逐步成型。以“威士忌风情”为主题,以“威士忌+旅游”为主线,在“一山一河两村”的基础上,围绕“一核两线四区”的空间格局,以威士忌酿酒工业为核心引擎,以旅游业、生态农业等为支撑,通过一三融合、一二联动、二三耦合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多产业、多空间协调共融发展产业架构。“花田酒地,休闲之乡”的中国威士忌文化休闲风情小镇呼之欲出。
坂仔镇也以林语堂故里的名人效应为切入点,围绕“语堂故里·闲适坂仔”为定位,以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抓手,培育林语堂文化IP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延伸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等文化消费产业,并带动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网络文化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推动林语堂文化小镇建设。
霞寨、坂仔、大溪各具特色,犹如平和乡村振兴的“三驾马车”,分别在建设特色小镇的征程上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子,全面助推平和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