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22期>正文

平和县检察院检察官曾程伟带领团队走上一条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态环境保护之路—— 让青山绿水常在

作者:朱亚圣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18年04月23日

平和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条。由此可见,身边的山山水水与每个人紧密相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民众安居乐业,这也是生态检察人必须服务的大局。从2013年3月开始,曾程伟担任平和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科长,带领团队走上了一条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态环境保护之路。

爱 林

被告人曾某某去年在扫墓时用火不慎引发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144亩,过火荒山空地面积36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292元。案发后,在曾程伟的教育引导下,曾某某主动投案,赔偿森林火灾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对过火林地全部进行“补植复绿”,并到“补植护绿示范点”义务植树;他农闲时还进村入户现身说法,讲解森林防火知识和法律法规,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防火护绿宣传员。曾某某悔过自新的行为得到肯定和谅解,因此被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适用缓刑。

在办案中,曾程伟突出惩治破坏生态资源犯罪,促使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企业通过“恢复原貌”“补植复绿”“退果(茶)还林”“跨区整治”“放流增殖”“养鱼治污”“流域综治”和交纳生态修复补偿金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如促使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恢复土地原貌、补植复绿11亩;促使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缴纳生态修复补偿金2.4万元;促使涉污染环境行为的相关企业退果还林23.5亩,种植樟树、木荷、红豆杉等名贵树种2500株,创建生态修复基地180亩。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一对矛盾,如何转变执法观念,准确把握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有效保护绿水青山蓝天,是生态检察工作的难点。”曾程伟说,从爱林工作入手,寻找切实可行的治本之策,将恢复性司法引入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中,路子就越走越宽。

护 水

今年3月,在曾程伟的努力下,平和县启用生态修复补偿金5万元,购买鲤鱼、鲫鱼、鲢鱼等鱼苗39万尾,投放到九龙江西溪平和县小溪镇中山公园河段,通过放流增殖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4月11日,曾程伟和河长办一位同志到县自来水厂取水口巡察时,发现两人驾驶一条小船在非法电鱼。他不顾个人安危跳上船,眼疾手快切断电鱼设备的电源。因河道复杂,这两人丢弃渔船、电鱼设备和渔获逃脱。他发现船舱放着一个塑料箱,里面有12公斤渔获,其中有一条野生乌鱼,重1公斤,是本地种。随后,在群众的见证、录像下,把这些鱼放归九龙江西溪。过后,曾程伟仅凭两张模糊不清的照片,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这两人主动投案,并购买本地鱼种放流增殖,将功补过。

这几年,曾程伟积极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促使涉嫌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缓刑的罪犯,主动落实生态修复责任、自愿参加生态公益劳动;鼓励其以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生态法治宣传,参加九龙江流域和相关集雨区巡查,及时发现、报告非法捕鱼、排污、填河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将考察结果作为监视居住、取保候审、量刑建议、落实社区矫正的重要考核内容。5年来,全县有16名生态公益劳动对象巡查河道47次,提供、举报违法犯罪线索5条,从中立案监督1件1人、移送职务犯罪线索5条。

治 沙

每天清晨,在县城边的花山溪上,迎着第一缕朝阳,工人们用专业保洁船对河道开展巡查,清理打捞水葫芦和垃圾,确保河道干净整洁。几年前,这里周边存在好几家采沙场,每年夏天挖沙后,水底留下的大坑会导致溺水溺亡事件发生。

九龙江西溪平和流域河段长77多公里,不少河段两旁遍布采沙船和采沙场。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不符合条件的非法采沙场被取缔。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少人偷偷采沙,以身试法。有一次,在联合行动中,曾程伟一行到某乡镇河道检查,一个与非法洗沙点关系密切的人员看到他,故意大声用普通话邀请他进去喝茶。当地人招呼客人都是讲闽南话,这是一种“柔性”的威胁。曾程伟沉着冷静、巧语应对,坚持实事求是地调查,经过多种途径宣传引导,该非法洗沙点业主第3天就主动到生态资源检察科投案,并拆除该非法采沙点。曾程伟就是这样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做最坏打算,尽最好努力。”这是曾程伟的座右铭。前几年,为了防止不测、无牵无挂地执法,打击非法采沙、采矿等危害生态环境犯罪,曾程伟甚至连遗书都写好,悄悄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两年,他工作开展更顺畅,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与县里重视、各个部门配合以及民众支持是分不开的。

曾程伟说:“生态保护惠及自己、惠及亲友、惠及所有平民百姓和子孙后代,只有树立‘守法、执法、畏法、敬法、护法’的思想,才能形成生态生活新风气,我将一直坚持下去。”

⊙朱亚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