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13期>正文

好大的一份大众福利

作者:◎马乔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庄玮  日期:2018年02月14日

有消息传来,故乡平和县城周边从2018年2月1日起禁止燃放鞭炮,对此,我的大脑屏幕上跳出的第一个反应符号竟然是:这是一份迟来的民众福利!

所以说迟来,是相对于近邻南靖县早在20年前城区就禁炮而言的。两座相距不过区区19公里的县城,城区禁炮竟然相差了20年,平和县城禁炮令岂非有些姗姗来迟了?!然而,好事不怕迟到,该来的终究会来的!

说起鞭炮,我小时喜欢,老了却开始嫌弃甚至讨厌至极。早年,尤其是还在童年时期,我对鞭炮是趋之若骛的。那时家穷,既便逢年过节,一般也不燃放鞭炮,因为根本没钱购买鞭炮。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喜欢鞭炮。自家没鞭炮可放,就与一群小伙伴聚集在一起,追着鞭炮声疯了一样满村子地跑,到刚响过炮仗声的地方,低头踩着纸屑寻找没有炸响而遗落在地上的爆竹。常常为了争夺一粒末炸的鞭炮,小伙伴都闹翻了。

这些未炸响的鞭炮,大都是断了芯而未被引爆的;当然也有一些芯燃尽了炮未炸的“哑炮”。但就是这些没有芯的“哑炮”,小伙伴们也能让其炸响。办法就是将无芯炮置于石板上,再用一块鹅卵石猛击,它就响了。不过这样干只有被喻为野小子的男孩子敢干。胆小的囝子捡到无芯鞭炮,一般用燃一堆火,再将“哑炮”丢进火堆将其引爆。但不管用那种方法引爆“哑炮”,只要“哑炮”发出“嘭”的一声脆响,小伙伴们便会爆出一阵欢呼,直到把小手拍红。对于断芯未被引爆的遗炮,通常就用继续引燃炸响的法子。但因遗下的炮芯已很短很短,燃放这种遗落炮仗很危险,常常炮未脱手就炸了。我就被这种炮炸哭过一次,所幸那遗炮不大,若是大炮仗,估计非断个把根指头不可。然而即便这样,我对鞭炮还是喜欢的不得了。

我开始不喜欢鞭炮起于何时已记不清了。但讨厌鞭炮是在近十年却记得很清楚。尤其是除夕之夜,想看一场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满城鞭炮声此起彼伏,声响还搞比赛似的后阵压过前阵,炮仗压过最大的电视机音量,让我根本就没办法欣赏春晚的“文艺大餐”。还有大年初一早晨,原本想多休息些钟点,却总被一阵高过一阵的爆竹声早早吵醒……这还只是噪音扰人,如果加上漫城的乌烟瘴气,空气中的硝化甘油和硫磺味可让人听到肺部在大喊“救命”,我对鞭炮的厌恶几乎达到深恶痛绝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在退休之后选择到福州客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榕城不会受到鞭炮声的骚扰也闻不到刺鼻的硫磺与硝烟味。

而今好了,家乡也禁炮了!这一禁令如果能得到真正的落实,那就是平和县城的民众之福了。科学告诉人们:燃放鞭炮时噪音通常达到135分贝以上,而人对噪音的耐受值达到120分贝就会产生耳膜刺痛。鞭炮爆响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对人的健康显然是十分不利的,特别对患有脑血管病、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鞭炮噪音的危害就更加了严重。

还有爆竹爆炸后,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有损害作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物的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伤害肺组织,引起或诱发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另外,有毒物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易造成人体缺氧,发生中毒症状。所以说这些有毒气体是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杀手”。

用禁炮将有害噪音和有毒气体的伤害拒于门外,实在是一种明智之举!相当于是在给禁炮地区的民众发集体福利。关于福利,历来分为有形福利和无形福利两种。有形福利如发钱发物;无形福利则通常是不以钱物为载体,却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欲望与需求的东西,比如惠民政策、办事的便利,食住行与有利健康的措施等等。平和城区禁炮,显然属于无形福利的一种,而且是我在拙文开篇就说的那种福利。所以又是大众福利,盖因禁炮可以让人少受放鞭炮这种人为噪音的骚扰,也可让人免受硝化甘油和硫磺洗肺的伤害,而且受益的必然是满城民众,这不正是一种能带给人满满幸福感的大众福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