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01期>正文

幽默鼻祖林语堂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7年11月20日

谈起幽默,林语堂可谓是幽默的鼻祖,谈幽默的资格不容置疑。当国人还几乎不知道幽默是什么的时候,林语堂首创把英文Humour音译为幽默。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和名词的提出,林语堂还写了不少文章,为这个名词阐述。他写了《论幽默》、《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幽默杂话》、《论孔子的幽默》等等文章,在《论幽默》这篇文章里,林语堂在开头就道出了幽默存在的空间和土壤,“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见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而在文章的结尾,林语堂又写到“因此我们知道,是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话近情的人,才会写出幽默作品。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其结果必有天下相率而为伪的生活与文章,也必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朽霉腐,五分热诚,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斯底里,夸大狂,忧郁狂等心理变态。”

林语堂不仅仅为幽默的提出创造了理论的支持,他还身体力行,大力倡导幽默。他创办了《论语》,这本刊物以“幽默闲适”和“性灵嬉笑”见长,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引领了其他刊物的诞生和具有幽默品质的文章大量出现,以致《论语》创办的第二年被称为上海文坛的“幽默年”。

在林语堂自己的文章中,幽默更是其一大特色,他用生活中具有幽默感的事例来讲述道理和思想,避免了阅读的枯燥和障碍,让人在读完文章中会心一笑。除了文章,林语堂还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解读幽默,彰显幽默。在他的演讲中,幽默随处可见,这让他的演讲有很高的“气场”,不至于干巴巴,而且常常是赢得满堂喝彩。有一次,林语堂应邀参加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讲话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发言,轮到他发言的时候,已经将近12点了。当时不少人认为林语堂肯定也会洋洋洒洒发表一通高见,只见林语堂站起来笑着说“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说完这句话,林语堂就结束了自己的演讲,大家先是一愣,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幽默的林语堂,肯定在与会人员中得分许多。

1936年,林语堂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一届全美书展上演讲,他在演讲过程中,以风趣幽默、机智俏皮的口吻,纵谈了他的东方人的人生观和他的写作经验。正当大家听得入神的当儿,他却卖了一个关子,收住语气说:“中国哲人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说罢,拾起他的烟斗,挥了挥长袖,走下讲台,飘然而去!听众被他这个举动弄得瞠目结舌,他用这个独特的幽默行动,让人对他的演讲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了一段佳话。

有一次,纽约某林氏宗亲会邀请他演讲,希望借助林语堂的名气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这种演讲吃力不讨好,因为不说些夸赞祖先的话,同宗会失望,若是太过吹嘘,又有失学人风范。不过,幽默大师林语堂还是很有办法,他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这在《封神榜》里提到过,英勇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旅行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飞机越大西洋的林白,可说人才辈出。”林语堂这一演讲,让宗亲很高兴,其实细看之下,要么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要么是美国人,跟林语堂本姓祖先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林语堂以幽默既不驳宗亲的面子,又保住自己作为名人的风范。

不仅仅如此,林语堂许多的幽默都是脱口而出。有一回,在巴西某知名企业主办的演讲上,有听众递条子问林语堂“您认为,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林语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认为,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林语堂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哄堂大笑,可以说是乐不可支。

林语堂,就不仅仅是个理论倡导幽默的人,还在文章中充盈幽默元素,更是在生活中处处以幽默面世,让生活充满欢乐的笑声和令人称道的聪明机智。幽默,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林语堂,自然也就拥有了幽默大师的桂冠,也可以被推上幽默鼻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