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91期>正文

朱钟平:从“涂墙”到三入“国展” 梦想在努力中靠近

作者:林小良 张艳珍 杨翠芳 实习生 徐浩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7年09月04日

本报讯(林小良 张艳珍 杨翠芳 实习生 徐浩)任何一个梦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追逐梦想的路程中饱含着孤独和不懈努力。二十年多来,平和县的乡村教师朱钟平在书法世界里默默探寻,坚持不懈追逐梦想。最近他的努力迎来了回报,其书法作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三入“国展”,朱钟平一步一步向梦想靠近。

近日,记者见到了正在边远山区秀峰小学执教的朱钟平。今年40岁的他长相儒雅,很有书生气质;然而一说到自己喜爱的书法,朱钟平就滔滔不绝。“就是说一个字当中你要有各种形态,比如说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的,各个图形的都要出现在你的作品当中,让你整幅作品就不会很平,然后他会各种形态各异。这样一幅作品就会非常生动有趣,比较有可看性。”

朱钟平说他上小学时,学校有一位老师写字特别漂亮,校园里的标语、通知都是这位老师书写的。每次看到学校教学楼上漂亮的红纸大字,朱钟平心中涌动着学习书法的冲动。老师的字给朱钟平留下了深刻的念想,他就想写好字。由于家里比较贫困,没有钱买毛笔和纸,他就在双面写完的作业纸写,还在家里的白墙上写。为此,还挨了母亲一顿骂。

母亲的责骂却没有让朱钟平停下对书法的热爱。1993年9月,朱钟平考入龙溪师范学校。学校对师范生的基本功尤其重视,三笔字是必修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朱钟平“如鱼得水”。他刻苦学习,除了上课、吃饭、睡觉,朱钟平开启“翰墨遨游”模式,驰骋墨海。朱钟平说:“那时我基本上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状态。看到写字比较漂亮的老师,然后模仿他的笔迹,去读师范的时候还故意会给他们寄信,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他的笔迹.”

痴迷于学习书法,在学校朱钟平只要一有空就读帖、临帖,把对书法的理解潜移默化到硬笔字和粉笔字上面,做到“三笔字”齐头并进。渐渐地,他在学校里崭露头角,并在省、全国书法比赛中屡获佳绩。

毕业后,朱钟平辗转在县城和乡村学校工作,无论在哪里,他都坚持练习书法,从未间断。期间,他也参加过各种级别的书法比赛,小有成就,但是格局小,书风单一。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朱钟平结识了著名书法家曾锦溪。曾锦溪指出了他的书法优劣,朱钟平恍然大悟。曾锦溪建议朱钟平改学魏碑,并推荐字帖《北魏皇家墓志二十品》。两年多的刻苦磨练,他体验到“脱胎换骨”的喜悦。通过博采融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2016年12月,朱钟平的书法作品入选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2017年4月,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2017年8月,入选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具备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入会资格,他二十多年孜孜以求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他也因此被平和县委县政府评为“第二批优秀人才”。

“我现在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就是入五次国展。然后,最终目标是书法的最高奖兰亭奖,兰亭奖这是我的梦想。”朱钟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