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69期>正文

方丽芬:一个水的艺术精灵

作者:■ 林学文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7年04月03日

方丽芬的作品涵盖了花卉画与风景画两大类。她的画清爽神俊,浓淡相宜,有自己的创作格调与风格……既有女性柔美风雅,又有来自水岸边一个船民后代对水的独特理解与释义。整个画面水乳交融,那是一个生于水岸边,长于水岸边的水彩画家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对水与色彩的感悟结晶呀!

其实,我也是船家的后代。我祖父母就是解放前平和唯一一艘邮政船船主,成年累月往返于平和小溪到漳州、石码之间。我们林家的祖上也是跟方丽芬一样,都是小溪南山的船民后代。只不过因为我父亲到平和二中教书,我在九峰山区出生长大,我爱山了,我就没办法跟方丽芬一样,对水更多的感觉了。

而她不一样。自从爱上了艺术,又遇上了自己这辈子的贵人——伯乐张厚进老师之后,她对从小就耳鬓厮磨的水,除了有很深的感情之外,更有用艺术,用色彩的眼光来领悟水,领悟水彩画。

她是带着感恩之心来画她的水彩画的。她感恩赐给她生命的水;感恩哺育她长大的水;感恩给她灵感的水;感恩把她带进水彩画艺术之门,在艺术上给她莫大帮助,将她当做自己女儿的恩师张厚进老师;感恩她人生困顿,艺术之旅上彷徨孤独时带她认识了水彩画家郑起妙老师,让她有了厦门水彩画学会……这座阿里巴巴艺术金库的叶和平老师。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的神奇魔方。而水彩画家,则是操控这个水魔方的魔术师。方丽芬就是这样一个魔术师。

看她的画,透明性使她水彩画产生一种明澈的表面效果,而她对水的流动性的良好把握使画面生成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意趣,气韵生动。

因为她善于利用水的特性创造不同色彩效果,通透的视觉让人感觉到有一种通灵感。

我们都知道,与其他绘画比较起来,水彩画相当注重表现技法。其画法通常分“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而优秀的水彩画家往往善于用这两种画法的长处与优点,相互融合,交叉运用。她把“干画法”的很多层次感的独特性与“湿画法”一气呵成的不同的笔触创造出来的墨彩相互渗透,让人有一种既有油画,又有类似于中国画的效果。

她是水的精灵。水份是水彩画的生命与灵魂。她这个精灵,就在画面上跳着水的舞蹈。

她不仅在水上“跳舞”,还在色彩中“跳舞”。从她爱上美术的第一天,她就被五彩斑斓的色彩迷住了。

深红、大红、朱红、橙色、土黄、中黄、柠檬黄、永固浅绿、宝石翠绿、湖蓝、群青、普蓝、培恩灰、凡戴克棕、熟褐、熟赭,她一辈子至今,就一直跟这些冷暖色对话,谈恋爱。

她不光满足于和单个色彩对话,建立感情,她更在意通过自己那双魔术师般的“水灵灵”的手,让这些色彩,通过神奇的水,联姻,诞生了许多“混血儿”。我发现,在她的花卉画中,她偏爱紫色调,在风景画中,她偏爱土黄色,使她有了鲜明的色彩风格与个性特征。

成功的水彩画除了要掌握水分,色彩,也必须掌握如何仅用水跟薄薄的色彩来表现质感,量感。

而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过多又会使画面渍涝,渍水。所以,我们才会说,水彩画,水彩画,就是水与彩的艺术。

方丽芬的水彩画,是色彩艺术情感的自然流露,又是水的渗化作用,流动的气质,以及随机变化的笔触的自由挥洒,让人感觉得到那种光波的流动的美的意境。这是其他画种难以比拟的艺术效果。这是水彩画的独特魅力,也是水彩画家方丽芬几十年为之奋斗努力所要追求的艺术目标。

这是她几十年熟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水性”的结果。这是她掌握水分,注意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程度,得水之道的结果。

我祝愿她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柔情似水,色彩斑斓。

 

链接:3月25日,平和籍画家方丽芬以“春暖花开”为主题,在厦门博物馆举行个人画展,展出70多幅水彩画作品,主要有《海棠依旧》、《寻常人家》、《九峰西门》、《秀峰暮色》等。

方丽芬1967年出生,师从著名水彩画家张厚进先生,是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漳州市水彩画会理事。她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同的题材、技法和风格,其早期作品主要以花卉和静物为主。此次将画展的主题定为《春暖花开》,正是表达出她向往着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