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67期>正文

春光烂漫烟墩山

作者:◎杨平端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7年03月20日

烟墩山不高,座落在诏安县梅岭镇的东门村旁。因为濒临海滨,所以山头经常水雾萦绕,使美丽的景致笼罩着一层如烟的朦胧,故称烟墩山。大年初四,我们驱车前往烟墩山,沿途的公路极美,在漳州的乡村公路中,属于很有诗意,让人看了会赏心悦目的那一种,路旁是被称为“树中美男儿”的巨尾桉,挺拔而清秀,一溜儿整整齐齐地沿路排列,在这如画的风景中约莫行走二十分钟,就到了烟墩山下。

烟墩山下座落着小小的报恩寺。它是烟墩山的门面也是烟墩山的名片。远观报恩寺,仿佛是镶钳在山中的明珠,典雅而明净。我尤其喜欢报恩寺这个名字,古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有“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的美好传说,报恩寺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诠释和警醒着这人生最质朴的真理,从历史深处有延续的声音告诫世人:古人如此,今人也当如此。眼前的报恩寺“报恩”两字还深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据说寺庙的创建者是东门村的林赛容女士,她早年随乡邻到新加坡打工,感念佛恩浩荡,一生修身佛门,并将平生积俭之钱一部分布施南门的关帝庙,一部分在家乡修建报恩寺,以普度众生,她也以自己的方式传承某种文化的积淀。跨入正中央的大雄宝殿,只见雕梁画栋,工艺精美;殿内供奉着菩萨诸神,佛相庄严,气氛肃穆。朝拜之后,信步走出佛堂,耳畔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梵音佛曲,台阶上是开得正艳的红茶花与玫瑰花,春光中的每一朵花都带着生机与活力,笑盈盈地把心中的快乐传递给爱花的人。佛堂的主持慈眉善目,极其热情招呼大家品尝清茶,并告诉我们,报恩寺旁,有一条小径直通烟墩山顶,看着窗外阳光正好,大家跃跃欲试,于是轻装简便,一起上山去。

上山的路刚开始是一段绿树掩映下的石砌台阶,渐渐地,台阶走完了,换成了不加修饰的土路,走土路是对脚下高跟鞋的考验,并非所有的返璞归真都受到欢迎。所幸山体并不高,而且在春光的召唤下,路旁的草绿了,花开了,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雀跃不止,鸣鸣啾啾,大家心中的快乐也如春光一样不加遮拦,友人对着树上的小鸟吹着口哨,大有一比高低的架势,那天真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烟墩山上,不仅风光旖旎,上山沿途还有许多名胜,比如:被人称作山门石鼓的,是由两片高六七米的大石屏并立而成,门前有两块鼓形磐石,上前轻轻击打,磐石便发出咚咚鼓声,鼓声清脆响亮,仿然觉得每一声都洞彻心扉,足于涤尽凡尘。除了山门石鼓,还有一面大石壁,如直立的屏风,上有明代巡海道蔡潮的《悬钟八景》诗刻,字体遒劲有力,灵动飘逸,散发文化的芬芳和历史的味道,恍然让我们回到从前。就这样边玩边赏,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顶,从顶峰俯瞰山下,无数美景尽收眼底。远处海天迷茫,帆影点点;而近处,是闻名遐迩的鼎底湖。一排排秀气的木麻黄布列山麓,把鼎底湖装点得像一幅明丽的油画。友人讲起明代名将吴二在鼎底湖练兵的故事。吴二为了抵抗来侵的倭寇,天天带士兵在鼎底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于练就一支精兵强将。如今,练兵台尤在,故事听起来就更亲切。除了古遗迹,还有许多新景点,如“绿野摇波”、“天风相送”、“卧海听涛”、“狮山观日”、“万绿丛中”、“内江留影”等尽在视野之中。

忽然就想起朱熹《春日》中的: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在烟墩山,因为有景致,有春光,一切都让人涌动着无限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