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51期>正文

乌蛋石

作者:◎黄朝阳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6年11月21日

小时候,乌蛋石一直是我心中无法企及的高度。

“乌蛋”是家乡话对芋头的称呼,石头因状似芋头而得名。它就立在家乡坪洄溪的水中央,光滑,硕大,椭圆的身子露出水面丈余。坪洄溪是韩江的源头之一,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是两岸人家灌溉、洗菜、洗衣、饮牛的天然资源。但由流水开辟出来的河床却深深浅浅,只有经常和溪水打交道的人才知道,哪里不过膝,哪里刚及腰,哪里能没顶。乌蛋石的高度,除了它丈余的身姿足以傲视水中群石外,更重要的是它四面的水域都能没顶,最深处有大人身高的两三倍,这使它成了水性不够好的人不敢随便靠近的地方。

而我,就是不敢靠近乌蛋石的人之一。毗邻着一条几十米宽的溪流而居的我却不会游泳,这话说出去没人会信。以致在九峰念初中时,几位扯着我一起去游泳的同学,看我在水边犹豫,直接就抬着我往深水里扔。然而,我真的不会,不光是我不会,我的兄弟姐妹都不会。小时候常听人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游泳好手,1972年9月村里发洪水,父亲去救援乡亲,肩上扛着一个木箱子涉没顶的深水而行,箱子居然不湿。可是,有着好水性的父亲,在五公里外的地方工作,回到家又有繁重的农活等着他,没时间教我们游泳,但又怕我们私自去,只好拿鞭子当绳子,拴住我们。

但我还是会偷偷地去,毕竟大热天在清凉的水里嬉戏那种滋味太诱人了。还没下水,我便会通过其他人在水里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某片水域的深浅。下到水去,我还会用脚一步一步地往周边探下深浅,确定了一个安全的水域,我才开始那永远没学会的“狗刨式”游法,或与旁边的小伙伴打水仗,击水玩闹。我所选的水域,就距离乌蛋石二三十米远,乌蛋石那边扑通扑通的跳水声,以及嬉戏玩闹声,总是很放肆地向我袭来。大多时候,我会停下我的“狗刨式”,怔怔地看着乌蛋石,看着那些只穿着一条裤衩的大男孩们,一个猛子从乌蛋石上跳下,扑通一声扎进水里,溅起尺把高的水花,然后又几步快游,重新登上乌蛋石,以另一个姿势跳下;或者几个人在石头上拉扯推攘,争着谁先跳下,或把谁先推下。夕阳的余晖照在他们光滑的皮肤上熠熠生辉,恣意荡漾的笑声不绝于耳,每每这个时刻,我的羡慕和崇拜感总是油然而生。但是,羡慕只能是羡慕,乌蛋石周边没顶的水域是我无法征服的。乌蛋石是一个阅兵场,一座领奖台,不是谁都能登上的。

乌蛋石就这样在我幼小心灵里立成一座高地。

十三岁那年,我离开家乡到二十五公里外的九峰镇就读初中。随着距离的拉开,父亲已鞭长莫及,这让我得以在九峰哗哗流淌的碧溪,放开手脚学游泳。然而,看似温柔的碧溪,却两次差点把我永远吞没。一次是我正抱着篮球在水中学习双腿打水,却突然间手一滑,篮球脱手而去,我瞬间沉入水中,所幸被旁边一个陌生的孩子救起。另一次是我正在练习“狗刨”,没想到突然呛了口水,顿时手足无措,没入水中。这次是被一个素不相识的大人救起,大人还严厉呵斥我,还不会游泳怎可到深深浅浅的碧溪来?两次的遇险,让我只好作罢。

之后上学和工作的地方,始终找不到学游泳的安全所在,一直到十年前,我调到平和的县城工作。距离县城四公里远的山格镇,有一个天然的游泳场,河床平坦,水深适宜。而单位里又有许多的游泳爱好者,一到下班,便会互相招呼着前往。我开始一面在网上学习各种泳式的要领,一面在河里慢慢揣摩、练习,而同行的同事也热心得很,成了免费的教练。虽然呛了不少水,但我能游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二十米,五十米,两百米,八百米……

可是,就在我自信能够登上乌蛋石时,由于良坝水电站的建设,坪洄溪已成了水电站蓄水的库区,乌蛋石只有在水位较低时才露出小半个头顶,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傲然身姿。站在岸上俯视乌蛋石,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突然失去考场的考生。但我并没有感到遗憾,因为乌蛋石在我心中已经没有往日的高度,这便是我的收获,能不能登上和有没有登上是不同的概念。就如小时候,我们努力读书,在考试中就能赢得好成绩,就能收获掌声。而现在,我们努力读书,也许永远没有考场来验证自己,也永远没有掌声,但我们赢得了更加丰厚、更加自信的自己,这就足够了。

生活中会有很多的乌蛋石,每一次超越,只有我们自己给自己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