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48期>正文

平和暴动纪念馆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6年10月31日

平和暴动纪念馆位于平和县长乐乡政府所在地(联三村下坪)下书斋。馆址面积2440平方米,筑有围墙,四面种植花草树木,显得宁静肃穆。大门匾额“平和暴动纪念馆”为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将军所题。馆内分前厅后厅两部份,中有天井和走廓。展厅正中,陈列着当年暴动总指挥、中共平和县委第一任书记朱积垒烈士的雕像。馆藏文物有实物60多件,图片、照片数百幅,内容丰富翔实。1961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定为革命遗址,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和暴动纪念馆2000年6月被平和县委宣传部定为思想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漳州市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定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首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纪念馆原址是罗家祠堂,又名下书斋。这座普普通通的农家祠堂,历史的机遇给予莫大的荣誉。1927年9月中共平和县委在下书斋光荣诞生,并以此作为中共平和县委领导机构的办公场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平和支部把革命的中心从旧县城九峰镇转移到离县城较远的长乐乡下坪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9月,中共平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长乐乡下坪村下书斋召开,会上选举朱积垒、朱思、杨文元、曾浴沂、朱赞襄、陈彩芹、罗育才等人为委员,组成中共平和县委,朱积垒任书记、朱思任副书记,县委辖5个支部、党员80多名。10月中旬,朱德、陈毅同志在率部分南昌起义军途径平和,接见向中共平和县委领导人,传达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讲述“八一”南昌起义的斗争经过。1928年3月7日,中共平和县临委和平和暴动委员会召开武装暴动誓师大会。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1团全体指战员及附近乡村农军,来援的广东饶平县“洋枪队”、大埔农民自卫军和永定“铁血团”共千余名,齐集长乐庵边埔。总指挥朱积垒作动员报告,宣布平和暴动开始。3月8日晨,朱积垒指挥1000余人的暴动队伍,分路向县城九峰挺进。暴动队伍攻陷县城之后,砸开监狱,救出被捕代表、农友和南昌起义军伤病员,焚烧县署和牢房;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当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指出此次平和暴动,揭开“福建工农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发出“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提高了各地工农革命的情绪,引导福建工农走上暴动的道路”,是整个中国革命潮流的一支,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是国民党在福建宣布死刑的先声”。1978年中共平和县委、平和县人民政府把革命遗址(下书斋)修缮改成平和暴动纪念馆。纪念馆是由中国共产党平和地方组织的建立与农民运动的兴起、平和暴动是福建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幕、高举革命红旗前仆后继坚持斗争直至全国解放三大部分组成。

为纪念平和暴动死难烈士,中共平和县委、平和县人民政府于1975年在长乐乡联三村(下坪大桥另一头)修建一座“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占地3.5庙,由主碑、栏杆围墙、石台阶三部份组成。主碑高10米,由花岗岩镶嵌而成。碑铭“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亦为罗明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