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锥树王 传奇故事成美谈
本报讯(罗奇伟 林明达 文/图)在南胜镇安石坑村内坑组(大矾山下),生长着一棵400多年的老红锥树,该树干围粗7.0米,树高30多米,树冠宽30多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近日,笔者一行沿着崎岖的山路披荆斩棘,终于在山坡的路坎上,看到了村民说的红锥树。远远望去,红锥树的树冠明显比周围的树木高出好几米,犹如一个扇盖;走近一看,树干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痕迹。红锥树的树干呈英文字母“Y”字形延伸开来,树皮斑驳粗糙,由于历史悠久,看上去有些佝偻,犹如一个沧桑的老人在望着远方。
村民林清泉告诉笔者,相传林氏祖先从中原入闽,一路来到南胜镇法华村开居。当年法华林氏十一世公林首春携同儿子胜元、媳何氏选中了内坑村风水宝地,并垦荒建社。起初并不顺利,时有天灾人祸发生;后经风水先生指点,明末1608年,胜元公从外地带回一棵红锥树苗,种在村子西头,距离大矾山火山口约600米,村庄、锥树、火山口三点一线。说来也奇怪,锥树种下去之后,长得特别快,几十年的功夫,锥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在此期间,村民生活得也相安无事。
安石坑村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历史记载至今,该村百岁老人从未间断。安石坑村原先叫“崩石坑”,因为该村在大矾山下,大矾山是平和县的第二高山,整座山由火山灰浇成。上古时代,大矾山曾发生多次崩塌,故名“崩石坑”。奇怪的是,自从有了锥树,从此再也没有崩塌过,人们就把 “崩石坑”改为“安石坑”。
“锥树王还是一棵功劳树”,林清泉高兴地说,原来锥树王的树头有一个洞,1936年秋,红三团的一个交通员被白军追捕,逃到锥王下,眼看就要被白军追上了,情急之下,交通员躲进了树洞,白军追到树下,四处寻找,居然没有发现洞里的交通员。当地的村民都说,是锥树王保护了红军交通员,才让他幸免于难。从此树王更神了。
当地村民把锥王奉为树神,每年的节庆日时节,村民都会自觉地到树头拜树公。冬至正是锥果成熟的季节,周边的村民都会争先恐后到锥王树下捡锥果。锥果不但好吃,还有健康长寿的功效,所以被人们视为吉祥果,在冬至拜天公的桌上,锥果是不可或缺的。另有一个说法,还未脱落的锥果,圆圆的像个刺球,可以驱邪;老人们还习惯把它采来,穿上红线,挂在孩子的胸前保平安。
随着锥树王声名远播,如今,不管是周边乡镇的,还是隔壁市县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参观;特别是锥果成熟的季节,更有成群结队的游客带上孩子,欣赏锥树王的风采,享受捡拾锥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