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43期>正文

长乐乡:一村一品 打好老区人民脱贫翻身仗

作者:朱英林 林小良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6年09月26日

本报讯(朱英林 林小良)给钱给物,不如给一条致富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西部边远的老区乡长乐乡,立足各村资源特色,开展“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通过种植、养殖、加工、务工,四轮驱动发展产业,实现贫困户自我“造血”,增收脱贫。

9月20日一大早,长乐乡农家村的贫困村民曾宪金来到养牛基地,开栏放牛,几十头小黄牛兵分几路,一会儿,山坡上、山道中、田野里到处是牛儿悠闲吃草的身影。看着小黄牛们吃得欢,曾宪金也一脸的高兴劲。

这是长乐乡农家专业养牛合作社的一个缩影,今年农家村与秀山、乐北等三个村采用“合作社+村集体+基地+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成立平和县立春养牛专业合作社,利用结对扶贫款启动项目,吸纳贫困户为社员,雇佣贫困户务工放牛,同时鼓励村里的致富能人、共产党员率先参与经营管理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采购牛犊、统一放养、统一防疫、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乡政府给合作社购买财产保险的同时,还派请养牛专家、乡畜牧站长做好日常疫病防控工作,帮助合作社将各类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在经营收益上,合作社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方式,即每人每月基本工资为1500元,年底根据个人表现,每人每月可再得到500-900元不等的绩效工资。此举不仅能帮村里增加村财,同时可帮助三个村43户76人脱贫。

乐北村林荣华家里有年迈多病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原来和妻子在外地务工,因为他心脏有问题,不能干重体力活,妻子又身体孱弱,一家人生活艰辛。今年,作为传统品牌的长乐乡“春兴米粉厂”通过企业担保、政府贴息、贫困户申请产业扶贫贷款的方式,让林荣华夫妻俩入股米粉厂,同时雇请夫妻双双回米粉厂务工。

通过申请产业扶贫贷款的方式,长乐“春兴米粉厂”成功为长乐乡乐北村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乐北村还充分利用市林业局对接林下经济项目,大力种植林下经济——巴戟天中草药,采用“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形式,通过贫困户的山地租赁、投工投劳以及管理种植等方式参与入股,不仅保证村财固定收益,同时也实现该村贫困户的脱贫。

据平和县惠众众药材专业合作社陈金养介绍,一个山地可以拉动一个自然村11户的劳动力,他们平时管理锄草、施肥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争取他们早点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长乐乡全乡人口1.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326户、1062人,贫困人口占比超过8%。为了打赢这场脱贫翻身仗,该乡立足乡情、村情、民情,开展“一村一策”、“一村多策”产业扶贫,同时对接扶贫企业,吸收贫困户到企业务工等,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

“在规划产业扶贫项目的时候,利用当地的资源特色,发挥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因户因村去施策;目前主要采取种植、养殖、务工、加工四轮驱动扶贫产业的发展。”长乐乡人大主席张少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