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37期>正文

深山藏美色

作者:◎杨燕芬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6年08月15日

平和多山,有多少美好的风景就隐匿在群山环抱中。享誉“闽南第一山”的省级风景区灵通山,就在平和县大溪镇大峰山,距漳州市区116公里。其山峥嵘,佳景多姿,灵通山的七峰、十寺、十八景源源远流长,引人入胜,素为历代游客仰慕。绝顶凌空的“狮子咀”之巅,有“开漳圣祖”陈元光之父陈政迁灵而来的坟墓;明朝大学士黄道周、相国林钎、大理寺正卿陈新野等名士曾在此读书传授。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喜赐一匾一钟。山上留有佛寺和历代名人石刻,均为巧夺天工、匠心独具的奇观,古往今来游客络绎不绝。

五月天,三十七摄氏度高温,我们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道行来,一路美景纷呈,一路欢声笑语。感觉,山路好长,记不清绕过多少座山头,只记得,绕过一座山,以为已是目的地,却没曾想,峰回路转,又是一个新的路径的开始。因为路旁的村落总在无声地提醒着我,这里还是人群分布较密集的地区,灵通岩,还在前方。这绕不尽的曲折山路令我们感慨灵通岩是真正的“深山藏古寺”。偶尔地,四岁的儿子会大声地欢呼:“妈妈你看,田螺坑,好多田螺坑!”哦,土楼,可不是南靖独有,这种山区里的特有建筑在平和也不少见,这里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土楼——庄上大楼(全国最大的方型生土楼),当然,它也不叫“田螺坑”。去年到过南靖土楼旅游的儿子,对“田螺坑”印象深刻,小小年纪的他并不懂得“区域保护”,只要是土楼,不管是方是圆抑或扇形,是群体还是个体,是完整还是有残缺,他都统一称呼“田螺坑”。看来,南靖土楼没有白游,今天,不知又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什么新的记忆呢!

忽然,远处群山一丛岩柱,俊秀端庄,在烈日蓝天下岩柱顶上却是黑气笼罩,直达云天,又似浓眉威武的将军,临空而来,我的心忽地颤了一下,好雄奇秀美的景色!灵通山,我来了!行至半山腰,导游让大家下车拍照,灵通山十寺均奉祀观音菩萨,其岩峰山体处处可见形象逼真的菩萨,这里有高达321米的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下车一看,果然拍手叫好。这是从南面看小帽峰,从山上至山麓数百米高的整座山峰,酷似一尊佛祖头像。其额、眼、鼻、嘴、下巴、面颊俱全,线条清晰,比例准确,仰视远方,妙相庄严、栩栩如生,造形完美,融天地造化之奇妙、无丝毫人工斧凿痕迹。古人诗云:“惆怅崖边遗旧址,尚存古佛独庄严”,说的正是。无怪乎无数游人为这世之罕见的参天大佛赞叹不绝。

终于到达灵通岩了!它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迄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集历史、人文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绮丽壮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向人们充分展示着灵通岩的雄奇秀美景色和浓厚的佛教文化。从山脚下往上看,灵通寺如琼台楼阁,悬空而建,险峻异常。上山的台阶据说有1368级,我们拾级而上。灵通山高林密、森林面积大,显得十分深邃,走在这个天然的森林氧吧,树影交错下,尘世的喧嚣早被抛在外头。用石头铺成的古道蜿蜒前伸,道边沟草丛中流水汩汩。伟峰亭中短暂的休憩,更添无穷乐趣。小孩子们兴奋得像林中跳跃的松鼠,大人们则被远处的“石蛙鸣天”所深深吸引。有时候,前行的路上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风景,人生处处有佳境,回望来路,心中的充实也是前进的基石。暂停脚步,并不是停滞不前,胆怯前方的困难,调整好状态,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右上方,钟声悠扬传来,鞭炮炸响,佛殿就在前方。灵通岩上的灵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盘石覆盖,下是悬崖绝壁,唯有一条“天梯”小径可以攀登,地势十分险要,我们“登天有路”,终于站在了红檐绿瓦、修葺一新的灵通寺的平台上。眺望远处群峰,仙云缭绕,山在虚无缥缈间;洞前有“珠帘化雨”胜景,涓涓细泉从几十丈高的岩石飞流而下,化为珍珠般的水滴飘落。每到雨后,水流飞溅,犹如珠帘高挂,景色很美,与大殿中“灵气烟霖堪悟道,通心经卷早忘机”一联相得益彰。这里的许多景点都与八仙有关:“菊花引路”、“ 画眉跳架”、“ 五鲤朝天”、“ 仙人聚会”、“ 狮峰眺海”等等,有时,人在仙境,众生百相,仍是俗相。我在大殿中顶礼膜拜大慈大悲的观音佛祖,既祈求佛祖保一方百姓平安,也企盼佛祖佑我泱泱中华繁荣昌盛。我佛慈悲,“悲愿宏深故从个里涌甘露,慈恩浩荡致使环区尽竭诚”。我在佛像前不由得出了神,不同的人或许都曾站在同一个位置凝望眼前的佛像,然而,不同的人一定读出不同的心境。我在佛像前站了许久,内心中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世界在那一刻变得如此平静,而平静之时,我们才看见了自己内心中真正的自己。

灵通山又称大峰山,后因明朝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而改名。山体是一亿两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多次沉积而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灵通山以险峰、奇石、飘云、清泉为四大特色,险奇称绝,整个大峰山约有十五平方公里,山石相连,巨石累累,山峰千姿百态。灵通岩由狮子、紫云、玉屏、栖云、擎天、大帽、小帽七大峰三十六群峰组成,七大峰,峰峰直插云霄,其狮子、文殊、鹰嘴、罗汉、巨蟒、象壁等象形石,如刀刻如斧凿如镶补,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崖壁峭立,峰峦叠翠,洞壑绵亘,钩梯悬绝,雄伟壮丽,是闽南名胜之一。来到灵通山,我们自然不能错过狮子峰和擎天峰。

狮子峰于悬崖峭壁间,奇峰突兀,犹如雄狮盘踞,堪称“天险”。它高耸入云,登峰远眺,云霄、东山,山海沧桑,尽收眼底。峰上观日出,朝阳从大海冉冉而起,把山海万物与绚丽朝霞融为一体,美不胜收。相传此乃曹国舅见狮峰尖端直插云里,故吹气抚平,造成大平台,让人观瞻。站在最高峰,我们真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感。擎天峰是灵通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287米。从底下看悬崖绝壁,笔直尖削,无立足之地,其实峰顶坡度平缓,像个大平台,能容立百人。登上山顶,果然“一览众山小”,天空十分辽阔,大地浸没在云雾里。云雾似乎和我们捉着迷藏,忽而把我们全部罩住,看不见脚下之路和眼前之人,使我们不敢抬脚迈步;忽而云散风清,山下风光尽收眼底。这雾的精灵借着微风一丝一缕钻入你胸中,荡涤你胸中浊气,登山的暑热渐渐退去。凌晨登顶,你还可以看到宏伟的景象:夜幕徐徐退去,东方渐渐发白,迎来绚丽的霞光,太阳在晨曦中冉冉升起。这是非亲临其境而无法领略到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吧!

儿子说:“这座山太高了,我都快爬不动了,等我长大一些,还要再来。”呵呵!后生可畏,精神可嘉!“这里很漂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我想,他说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清凉的云山雾海、骑身悬崖的灵通寺、高耸入云的狮子峰、险峻的擎天峰,还有那古代书生在此潜心读书的佳话,让人流连忘返,成为这一夏最佳的清凉剂,拂去我们心中的浮躁。“谁云闽山无胜境,此峰秀峙南天中”,此言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