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31期>正文

萝卜糕是什么碗糕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6年07月04日

“碗糕”在这里并不是指哪种食物,其实是闽南话,就是东西的意思,“什么碗糕”也就是什么东西的意思,整句话其实就是问萝卜糕是什么东西?

萝卜糕可是一种实在的食物,是用大米浆去蒸的一种粿,不同的是,这种粿掺有萝卜。萝卜并不是切片或切块,更不是整条放进去,而是把萝卜也磨成浆。在许多农家里面,备有“磨瓮”,陶瓷烧制的一种用具。敞口、开口直径20—30厘米,高也就20厘米左右,不同的是内壁都是一顺儿长着刺,磨萝卜的时候,逆时针用力擦过去,萝卜就成为浆了。蒸萝卜糕的时候,把萝卜浆放进米浆里,搅拌均匀,蒸出来的米粿就叫萝卜糕。当然,萝卜比较丰富的时候,在磨米浆的时候把萝卜浆当水,蒸出来的萝卜糕萝卜香味十足,味道更香美。

萝卜糕在闽南常见,尤其是春节前夕,许多农家都有蒸萝卜糕的习惯,这也成为林语堂时刻牵挂的美食之一。林语堂喜欢吃萝卜糕,在他回忆春节的文章里面,就写到萝卜糕。当他抵抗不住春节习俗的诱惑,上街走了一回,回来时手里就拎着萝卜糕。在这时候,萝卜糕不仅仅是美食,而且是提醒记忆的乡俗,更是一种家乡的牵挂,融进了林语堂的生命深处。在他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里面,林语堂也写到萝卜糕,新洛在交谈之中,流露出对萝卜糕的期待,还有对老家经常寄过来的萝卜糕居然不见踪迹的失落。萝卜糕同样不仅仅是填饱肚皮或者满足味蕾的一种需求,而是深入骨髓里面的一种印痕。

我不知道林语堂小时候是否磨过萝卜,或者见过蒸萝卜糕的过程?而我,是实实在在地干过这些活,春节前夕萝卜收获了,洗干净的萝卜白白胖胖的,在磨瓮里磨并不是轻松的活,开始时需要双手抱着萝卜,转动几圈就要停下来。有时候就动刀子,把萝卜切成几块,磨起来是轻松了,不过切块的萝卜很容易折断,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力度,会把手也当萝卜,在那些逆锋的磨刺上擦出血来,白的萝卜浆红的血很是触目惊心,当然那些萝卜浆要舀掉一部分,否则吃起萝卜糕会有心理障碍。

林语堂也许小时候就干过这活,至少他在成人之前就吃过萝卜糕这种美食,因此也就把这记忆带到各地。孩童的记忆总是容易刻骨铭心,吃萝卜糕也就成为林语堂的喜爱之一,以至于念念不忘。对喜欢美食,以能吃作为标志的林语堂来说,萝卜糕不知道是煎着吃或者是煮汤,而两种吃法依各人的口味而定,并没有一定之规。我们只要知道,林语堂到哪里都喜欢萝卜糕,记住家乡的萝卜糕,那么,萝卜糕是什么碗糕就有了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