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14期>正文

平和公安探索打防管控新机制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6年03月07日

打造平安平和“升级版”

本报讯(曾庆淼 郑志艺 文/图)“警察同志,我的金项链在实验小学附近被一个骑摩托车男子抢走了……”2015年12月10日下午,平和县公安局在接到一女子报警后,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指挥中心、刑侦、巡特警等多警种部门快速介入侦查,九峰福田省际公安检查站也同步启动武装设卡,在高清监控探头助力下,仅用两小时就在霞寨镇小坪村抓获犯罪嫌疑人周某,当场缴获被抢金项链一条。

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平和县公安局坚持“敏锐维稳、主动治安、实力应对”工作理念,强力推进“平安平和”建设。2015年底,在全省社会治安安全感和满意度电话抽查中,平和县名列全省第七,是全省唯一连续4年进入全省前十名的县份。

形成打防管控新格局

平和县公安局在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实践中,探索出的布防县城中心区、把控县内主干道、做优县域边界防控网,筑牢环城、乡镇际、环县的“三道防线”。

通过升级视频监控网,形成由“电子卡口、城市高清监控、社区网格监控”三大元素组成的24小时“电子警察系统”,通过优化多警联勤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山区治安特点,把治安管控工作向乡镇延伸,探索农村群防群治新模式。在省际边界建设公安检查站,增建电子卡口,并加强省市县际边界联防协作,着力打造“环县护城河”。

2015年,平和警方组建合成作战指挥部及合成作战队,并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县情、适合警情的合成作战新模式。下半年来,全县破获侵财案件数比升31.3%,破案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抓获侵财类犯罪嫌疑人数比升43.1%;刑拘、逮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指标完成率184.9%,全市最高。合成作战队已成为平和公安“一把尖刀”。

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治安要素管控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和服务公安实战的“推进器”。平和警方通过管好“人”、管好“地”,组织派出所社区民警,严密治安要素管控,全面提升主动打防违法犯罪的能力。小溪派出所还利用微信群,探索旅馆业、网吧等治安要素“微管控”,积极探索社区“微警务”,全力创建辖区“大平安”。

2015年来,平和县公安局以南胜派出所为试点,探索维稳信息员、治安巡逻员、交通协管员、矛盾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五员一体”的农村群防群治新模式构建,并逐步向全县各乡镇派出所推广,使得“有限警力”向“无限民力”转变。该模式试行以来,共摸排维稳信息13条,开展交通协管519次,进村入户宣传3000多户,化解矛盾纠纷33起,化解率达100%,南胜派出所也成为全县唯一没有信访件的基层派出所。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平和县是农业大县、蜜柚之都,因蜜柚价格高涨,群众对土地需求和依赖性剧增,极易引发的各类山地、经济纠纷,基层民警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这不但影响了公安主业的开展,而且许多不属于公安工作业务范围的纠纷,处理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群众不满。

为此,平和县公安局主动与县委、县政府、政法委等相关部门对接,依托派出所“大调解”平台,整合专业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及基层综治力量等社会资源,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有机衔接,全力推行“公调对接”工作机制。

仅九峰派出所的“公调对接”办公室,通过面对面现场解决、人对人重点调处、点对点专门化解、案对案包案落实四项机制,实现矛盾化解的专业化运行,自2015年7月至10月,共化解重大及简易纠纷矛盾42件,实现件件有处理,件件有结果,获得来自河北、广东及本市芗城、诏安等地8个单位和个人赠送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