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亲戚”诈骗空巢老人新闻后续——退还赃款
本报讯(罗龙海 罗奇伟 文/图)去年10月份,本报报道发生在我县九峰、长乐、秀峰等乡镇的系列诈骗空巢老人的案件,诏安籍罪犯李秀溪最后锒铛入狱,如今,那些空巢老人被骗的钱款是做如何处理?
9月15日,李秀溪诈骗系列案件退赃还款仪式在平和县长乐乡举行,笔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平和县西部乡镇各地的白发苍苍的老人,纷纷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被诈骗的钱款,高兴万分。长乐乡建三村村民朱火浓告诉笔者,他老婆的钱去年被骗子骗走,现在能领回来,非常的高兴。
据了解,在李秀溪诈骗系列案件中,受骗的每一位老人损失金额在1500余元到6000多元不等,对于偏远地区的老人来说,这些钱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老本”钱。去年在接到群众报警后,平和县长乐派出所主动放弃休假时间,集中力量,全力摸排案情,迅速侦破了该案件。
“2012年3月份至2014年8月份期间,犯罪嫌疑人李秀溪多次驾车到平和县长乐、秀峰、芦溪、小溪、九峰等地,冒充受害者的亲戚,以要买小孩钱不够、亲戚住院钱不够等借口,诈骗受害者的钱财共17起,诈骗总金额达56980元人民币。”长乐乡派出所副所长吴江洪介绍说:“案件破了,法院也对李某进行判决,但李某及其家属却没有主动退还受害者被骗的钱。平和法院将李秀溪实施诈骗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五菱面包车)进行拍卖,将拍卖所得的钱退还给受害老人,现在看到受害老人领回被骗的钱款,民警都很高兴。”
民警提醒:骗子装“亲戚”诈骗空巢老人案件,骗子通常以独居老人为作案对象,通过和老人套近乎,博取老人信任或者诱导老人“认亲”后,谎称要购买小孩当儿子延续香火或者母亲住院需要用钱,向老人提出借钱要求,从而达到其实施诈骗的目的。广大老年群众,对陌生人一定要多留心眼,接到陌生人电话或者陌生人询问自己不熟悉的情况,尽量不要搭理,在没有其他亲属在家的情况下,遇到“亲戚”借钱急用,最好先电话联系自己的家属、朋友,对陌生人自称自家亲戚的,要多问一些亲戚家的细节,以辨明真伪,不能随意借他人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