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本报讯(朱英林)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县农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壮大提升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县,推动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一是持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23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1%和增长10.3%,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平和琯溪蜜柚)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食品农产品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年审。二是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6.97万吨,蜜柚产量120万吨(出口15万吨),青枣、芭乐产量14万吨,白芽奇兰毛茶产量1.2万吨,“白芽奇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推广产品,跻身我省五大名茶行列,生猪存栏30.92万头。三是政府支农力度持续加大,安排资金4.58亿元,有力地推动“三农”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特色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农民创业园、标准农田、农产品初加工等项目建设。五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九龙江流域养殖业污染治理拆除猪圈11.7万平方米、809座,建设户用沼气池800户。六是西部农业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翠冠梨、红莲仔、红肉火龙果、美洲白对虾等新引进项目竣工投产,林下铁皮石斛扩种400多亩,林下养禽新增出栏3万羽。七是水利工程项目和水土流失治理进展顺利,完成除险加固中型水库3座,一般小(2)型水库8座,实施10个乡镇(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水土保持省级重点项目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000公顷、省级重点乡镇项目完成综合治理面积750公顷。八是林业生产持续巩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85万亩。九是扶贫开发持续发力,驻村帮扶实施项目212个、对口帮扶落实资金2600多万元,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实施1300户、完成投资1亿元。十是美丽乡村建设更进一步,涌现出高寨、寨河、福山、乐北、东风等一批精品村。此外,新农合、防汛抗旱、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养老服务等事业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