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北村:发展林下经济 打造富美乡村
冬日的午后,阳光和煦,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盘山而上,还未到村口,靓丽的乡村景色映入眼帘:一座由粉红的门顶、金黄的门柱组成的入村拱门,张挂着六个大灯笼;拱门旁的北望亭巍然耸立,四周的石桌石椅更是增添了许多休闲气息。站在北望亭上,乡村别墅一座又一座,村庄里的休闲公园、村民的娱乐大舞台、郁郁葱葱的铁皮石斛实验园尽收眼底。暖暖的阳光,清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乐北村位于平和县长乐乡北部,南邻广东省大东镇、东邻龙岩市永定县象湖乡,距长乐乡政府6公里,山地面积12500亩,其中生态林3685亩、水田面积1100亩,有12个村民小组,共有456户1865人。2013年村财收入3.5万元,蜜柚是该村的主要支柱产业。
旧貌换新颜 村民乐开怀
“长乐乡坚持‘百姓富裕、生态优美、文化先进’的理念,本着‘政府牵头、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的原则,围绕‘拆、建、绿、整、改’五个重点,全力推进乐北村富美乡村示范建设活动。”漳州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干部兼第一书记蔡荣成说:“乐北村村委会统筹推进旧房拆除、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景观绿化、文化休闲等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初步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内亮化、水沟清化、空地绿化、村庄美化的目标。”
截止目前,乐北村已经硬化龙一、龙二、东科小组村内道路2.9公里,村庄道路两侧安装路灯53盏;建设了敦睦堂休闲公园1200多平方米,修建了入村拱门、凉亭、村口停车场、农家书屋、篮球场等;坪北自然村进行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计划建设26幢55间。
“自从富美乡村建设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直通到家门口,村里还有那么多的休闲地方、娱乐场所,大家可高兴了。”村民陈良坤说。
林下促经济 获益又休闲
“我们经过实验发现,树下吊篮的方式比树干上种植的效果更好,所以我们大量采用吊篮方式,并建立了一个实验园。”蔡荣成介绍说,“我们不仅充分地利用林下面积,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在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还争取更多的资源提供给村民休闲、娱乐。”
长乐乡乐北村铁皮石斛实验园坐落在距离村部300米左右的小山上,计划种植200亩的铁皮石斛观光园,目前已种植将近百亩,主要采用吊篮方式,每个吊篮可种植13-16丛,实行高压喷滴管作业方式,既实现中药材规模种植,又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笔者在乐北村铁皮石斛实验园看到,用红色地砖铺就的观光慢道沿山势而建;慢道两旁,吊篮里的铁皮石斛焕发生机。清晨,走在慢道上可以倾听鸟鸣声;傍晚时分,劳累一天的村民,走在休闲慢道上,疲劳渐渐消除。
“2013年,长乐乡与厦门仙草堂石斛有限公司合作,在乐北村开创性地引进林下林下种植铁皮石斛。林下铁皮石斛利用林木遮阴,不需要塑料大棚,既不用施肥,也不用农药,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乐北村支书林振金说,“这种种植模式既不与农业争农田,也不与林业争林地,可以更好地发挥林地综合效益。”
百姓富裕了 乡村更美丽
“‘百姓富、生态美’,百姓富是排在第一位,如果农民不发展、不富裕就不可能美;所以我们村在创建过程中始终把促进‘百姓富’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乐北村的生态林,积极探索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蔡荣成不无感慨地说。
据了解,素有“天下第一仙草”美称的铁皮石斛是喜阴植物,当前,市场上铁皮石斛亩产量在150公斤左右,亩产值在10万元以上,仿野生种植的价格更高。去年,乐北村里成立了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与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润集团合作种植,由福建农科院漳州甘蔗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打造乐北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实验园。“龙头企业+专家+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可快速推进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进程。乐北村铁皮石斛实验园若实验成功,单此一项就可给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
2015年,乐北村委会将把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做出亮点、做出品牌;发展电子商务,用网络的方式营销铁皮石斛,充分利用山地生态林资源,探索发展更多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开辟一条农民致富新门道,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整合乐北村陈彩芹故居、将军洞等一批红色遗迹遗址,打造坪北新村、野生红菇基地、保护改善森林资源,形成一个 “宜居、宜业、宜游” 红色生态小山村。
“今年已完成园内道路建设、供水设施、围网建设及种植约10万枞铁皮石斛苗。实验园将建设铁皮石斛苗组培实验室,力争让村民看到林下种植铁皮石斛成功后,引导村民自发种植林下铁皮石斛,由实验园提供石斛苗、技术指导及拓宽销路,让乐北村成为林下种植铁皮石斛基地,加大‘富美乡村’进程。”蔡荣成信心满满地说,“除了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之路,今年还将对村里的剩余部分危房加以改造、硬化水泥路进行边沟建设、村内房屋外立面统一规范、完善污水处理、加强村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让乐北村变得更加富裕、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