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5期>正文

充电宝改走“高大上”价高未必就安全

作者:■郑俊珺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5年01月19日

近期,有关充电宝质量抽查不合格的消息屡见报端,但充电宝对于手机不离身的“低头一族”来说仍是不可或缺的。于是消费者开始选择更加安全又价格贵的“贵族”充电宝,消费市场也积极响应这种需求,开始放弃拼“低价”,转投拼“安全”。

市场:聚合物成噱头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不同规模的商超、门店,发现虽然移动电源的“安全门”事件层出不穷,但各式移动电源仍大量在售。在各大知名卖场内,充电产品以国内外知名品牌为主,价格在100元到400元不等,而规模较小的私营手机店内,则充斥大量非知名品牌的充电宝,价格低至二三十元。

在走访的过程中,销售人员推荐各类移动电源时均将“安全”作为最大的卖点,除了“知名品牌”“金属外壳”等字眼外,“聚合物”也成为促销人员口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字眼。“这款充电宝非常安全,虽然价格比其他的稍贵,但是用的聚合物电芯,这可和一般的液态软包电芯不一样,不会起火更不会爆炸,使用过程中可以说没有任何危险。”在市区电子城附近一家移动手机卖场内,移动电源柜台一名促销人员表示。

随后,记者又登陆了某购物网站发现,网售的很多移动电源产品也在宣传首页和检索图片中标注着“真聚合物”等字眼,其中一款售价为299元的某聚合物移动电源在30天内成交了上百件。“现在买东西的人不看价格看品质,之前一直是59元到79元之间的充电宝卖得好,这段时间很多买家都会问有没有质量更好更安全的。”该款移动电源的卖家说道。

消费者:“高大上”充电宝成新宠

记者在多个销售移动电源的卖场及门店随机采访多位消费者,了解到相对于价格便宜,大家更希望买到价格稍贵但相对安全的“高端货”。

“记得我买的第一个充电宝才59元,个头不大容量不小,还是可爱的海绵宝宝造型,但是现在各种充电宝出现问题的消息越来越多,小米、三星一类的知名牌子也被检查出不合格,所以自己想再购入一个更好的。”消费者王先生表示。

“现在很多人都在用苹果手机,因为不能换电池,充电宝也就成为‘果粉’的标配了,毕竟是给价格不菲的设备充电,安全和品质是最重要的。”另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准备在售价在349元到399元之间的几款移动电源产品中选择,“如果因为充电宝的质量影响手机使用或是发生危险,那太得不偿失了。”

随着消费者购买思路和选购标准发生转变,市场上价格更高、功能也更强的移动电源产品开始增多,在强调安全基础上,这些原本仅作为充电设备的商品还被加入了包括移动WiFi在内的其他功能,价格在400元左右。

业内人士:价高但安全仍难辨

高价的充电宝真的如商家宣称的那样“零危险”吗?有业内人士介绍,高价充电宝也许暗藏猫腻,如被作为卖点的金属外壳,虽然普通的塑料外壳存在不阻燃等危险,但仅仅是将移动电源外壳更换成金属也没有从根源上杜绝危险发生。而现在比较火的“聚合物”锂电池概念,因为具有更高安全性被大家认可,但由于成本和技术要求较高,一些实力稍弱的企业和商家很难企及,所以“聚合物”只是商家促销噱头。

记者咨询了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得知,由于移动电源是新兴事物,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国家标准。“我国现有20余个有关电池的国家标准和充电器的国标,但实际上并不完全适用于移动电源,而移动电源产品标准尚未出台。另一方面,移动电源从原材料到半成品、成品生产过程尚不规范,电量、电芯保护、充电安全等缺乏标准,因此很难说明哪一种充电宝才是真正安全的。”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