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食品网上热卖 缺资质安全难保障
随着网购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上购买食品。这不,最近网络上一些自制食品店纷纷打出“纯绿色”“无添加”“全手工”“独家秘制”等概念,不禁令各路“吃货”食欲大开。不过,记者了解到,不少叫卖自制食品的网店并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甚至没有营业执照,缺乏最基本的食品经营资质,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网售自制食品悄然走红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以“自制”“手工”等关键字在食品分类中搜索,搜索出类型多样的自制食品,有自制腊肉、泡菜、曲奇饼、地瓜干、辣椒酱等。各个店家都用“农家自制”“纯天然”“纯手工”等字眼,卖力吆喝着自家产品的与众不同。例如一款自制腊肉是这样介绍的,“农家土腊肉,自家土猪自家熏,吃的是绿色,吃的是健康,吃的是放心”;一款自制泡菜则表示,“取自荒山野岭地下一米深处的野生蕨菜根,无色素、无污染,是抗衰老、防癌、减肥、降脂的正宗绿色健康食品”。
记者随意点开一个自制辣椒酱的网页,网页上图片精美,勾人食欲。在产品介绍中,店家还详细分步骤说明制作方法、所用原料的优质,比如3:1比例的花生油、纯天然辣椒、土家花生等。这款480克号称“纯天然无污染”的辣椒酱售价16.8元,成交记录达4112件。同一家店铺另一款售价2.3元、号称用农家蛋腌制的五香咸鸭蛋,总成交记录竟达到2万多件。
部分自制食品无“身份证”
可网购的食品越来越多,吸引不少市民选择网购回来品尝。市民周小姐就经常网购食品,但她今年6月在网上买自制泡菜的经历让她大失所望。她告诉记者:“当时一闻,泡菜味道不是一般的酸,原以为是正常味道,但我和同事吃了没过多久就都拉肚子了。再一看生产日期是6月2日的,保质期是一个月。可我收到货的时候都25日了,眼看再过几天就过期了,难怪这么酸,挺失望的。”
记者查看多个销售自制食品的网页发现,网上许多自制食品的产品详情中,有关产品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厂址、配料表等一系列信息栏均为空白。而且大部分自制食品的包装都极其简单,如某家售卖泡菜母水的店铺,直接拿废弃可乐瓶作为容器。腊肠熏肉之类产品大部分都是真空透明包装,袋上也没有其他产品信息。
记者与某家专卖自制腊肠的商家取得联系,该店的客服人员介绍腊肠时说:“我们是最正宗的农家土猪腊肠,肯定货真价实,质量绝对可以保证。都是自己家养的猪,自己亲手制作的腊肠,不是农贸市场里的那种便宜货。”记者继续询问是否有相关食品许可证,商家表示没有。同样,记者连续询问了3家店铺,均未能出示相关证件。其中一家自制饼干店铺的客服人员对记者说:“都是自己家制作的,没想过要办那些证件。”
无证食品安全系数低
据了解,一个合格的食品生产者至少要拥有以下证件: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营业执照、产品质量合格证等各种证件。如果自制食品的卖家不具备上述证件,就不具备相关生产资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它的制作环境如何,包装环境有无污染等都是未知的。
此外,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检验,合格之后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贴有相关标签,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是禁止销售的,标签上应该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等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食品在线交易,一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上销售食品门槛低,导致很多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混杂其中。很多自制食品的卖家一人身兼多职,一些卖家身处异地,这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不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