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50期>正文

童年的肉香

作者:◎黄朝阳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12月15日

童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饥饿。

我的童年正值农村以生产队形式的集体劳动时代,粮食是母亲以工分换取来的,少得可怜,我们兄弟姐妹又多,感觉全家人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参加集体劳动的母亲每个中午可分到一份菜饭——在我的记忆之中,每天分到的都是咸菜饭。可是,这份饭参加劳动的母亲永远也没有沾口的机会,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一人两汤匙就给瓜分了。而当教书匠的父亲那可怜的工资和每月28斤的粮食供应也帮不了家里多少忙。

不过,在我记忆之中最难忘的还是对猪肉的渴望。那时,我们所拥有的猪肉并没有达到可以把精肉和瘦肉分离开来使用的程度,买的每一块肉都是肥瘦兼有。在买肉时,每个家庭都希望买到的肉能肥一点,可以榨出更多的油脂,以延长它在煮菜中的使用寿命。至于专门买肉用于煮汤,那实在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一年难碰上三两回。

母亲每次买肉回来,总是把肉切成几条长条状的肉板,放进锅里,用水煮熟,然后在肉板上敷上一层盐巴,用于防腐,再放进一个带有盖子的竹笼里——我们那里叫“猫笼”,用于防猫偷食——挂在梁上。每餐煮菜时取下,让肉板在烧热的铁鐤里榨出少许的油。肉板也就在铁鐤的煎炸中日益变黑变干,成了香喷喷的肉渣。

于是,悬于梁上“猫笼”里的肉渣成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每日里想象中的下饭“佳肴”。可是,肉渣却并不因为它实在榨不出油而可以让我们兄妹们分享,母亲要留着它,以备客人来的时候可以用肉渣和着鸡蛋煮汤待客。为了能骗取到一两片肉渣解馋,我们兄妹每个人隔段时间都会上演一个装病吃不下饭的把戏。兄妹们虽然彼此都知道这一手,但大家却从不互相揭露,因为这也是每个人自己的惯用伎俩。其实当时母亲也是应该看得出来的,因为母亲有时在切给我们肉渣片的时候会说:“好了好了,吃了这几片肉渣感冒就要好起来了,别再感冒了。”

直到如今,母亲还时常提起以前一件和肉渣有关的事。那是有一天晚上,离我家五公里远的舅舅到我家来。父亲陪着舅舅喝茶,母亲就赶紧张罗点心,铁鐤里不时传出毕剥声。一听声音,我就知道母亲又在做肉渣煮鸡蛋了,未去皮的肉渣片在铁鐤里将要榨出它最后的油脂呢。在那美妙声音的诱惑下,我往灶台方向赶了过去:“妈,我帮你烧火。”母亲见我过来,赶紧说:“别来别来,小心被油喷到。”但在我的坚持下,母亲也就让我烧火了。坐在一旁聊天的舅舅见我的头总是往铁鐤上凑,就大声喊:“阳呀,阳,到舅这边来。”我却头也不回地说:“不要叫不要叫,我看妈妈煮菜。”后来,知道我心思的妈妈从铁鐤里给我捞出了一块肉渣片,让我等它凉了再吃。可是,事不凑巧,这时哥哥刚从房间里跑出来,我一看急了,赶紧把滚烫的肉渣片塞进嘴里,并捂住了嘴。“你吃肉渣,你吃肉渣!”哥哥冲着我直叫,我边捂着嘴边争辩“我没吃,我没吃。”可是肉渣片却在我的嘴里毕剥响。那一片肉渣,让我的嘴巴因为烫伤好几天吃不了饭。

现在日子好过了,肉都有点吃腻了的感觉,肉渣片更是很多人都不吃的一种食品了。可是,我却偶尔还会特意榨些肉渣片来吃,因为它可以吃出童年的许多回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