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林语堂不堪回首的记忆
林语堂去新加坡的时候是雄心壮志的,颇有大展拳脚的抱负。但当他离开的时候,他的黯然神伤,他的饱受非议有目共睹。不容置疑,新加坡之行不仅仅给林语堂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记忆,也让闲适、平和的林语堂形象受到损害,甚至他的宽容大度也打了折扣。
林语堂是应邀去新加坡南洋大学当校长的,1953年1月,新加坡福建会馆倡议由会馆成员(包括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共同捐资创办一所华文高等学校——新加坡南洋大学。林语堂应邀前往担任首任校长,如果在林语堂的手中,南洋大学蒸蒸日上,办成名校,林语堂的贡献就可以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不过,林语堂恰恰在这个众人期望甚高的学校翻了跟斗。林语堂从1954年10月接任南洋大学校长,1955年4月离开,在新加坡刚好半年。而南洋大学则到1956年才正式开课,林语堂是否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呢?
众多的材料显示,林语堂当时在新加坡南洋大学的时候,曾有不少的争议。林语堂要把已经动工兴建的校舍拆除重新设计,没有周全考虑南洋大学是华人捐资并且相当部分是底层华人捐献辛苦钱筹建的,并且他要求全权支配两千万建校资金等等。尤为让当时众人无法接受的是林语堂任命女婿黎明为行政秘书(等同副校长),女儿林太乙为校长室秘书,侄儿林国荣为会计长,家族色彩的过分浓厚,联系上其他引起争议的地方,林语堂到南洋大学不可避免地滑入与众人期待相反的轨道,之间的磕碰、摩擦终于酿成双方的分道扬镳。
如果林语堂就此转身而去,也许还会留下潇洒的背影。但是林语堂及其亲属在离开南洋大学的时候,接受了资遣费十万美金。这十万美金是侨领陈六使为了“避免浪费公款”,个人回捐相同金额给南大,等于自己掏腰包送走林语堂。无论是谁掏钱买单,但林语堂的这一接受让他的形象黯淡不少。也许林语堂是按照经济社会的规则办事,类似今天的提前解除合同就要付给一定的赔偿金。但熟悉中国文化的林语堂这时候却没有把握好中国的人情,这一伸手接受,就等于把所有的人情都撕没了,各种非议自然汹涌而至。然而林语堂还是没有在非议中自行自远。他在报刊杂志和演讲中发表了不少关于离开南洋大学的言论,其中诸多是不当和带有攻击性的言论,这就让他的背影愈来愈小。
如今岁月已远,许多往事在岁月的进程中如尘埃一样飘散。新加坡的半年,对于林语堂82岁的人生并不算长,但这半年时间不容忽略。尽管还原这半年时间对于林语堂来说不堪回首,也不是刻意给大师的形象抹黑或者添上杂色,不过历史毕竟是历史,人为的砍杀历史无法更改历史的存在。尽管痛,但这半年不应抹去,不堪回首就不堪回首吧,毕竟这已经成为历史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