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37期>正文

避震常识(一)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9月15日

当地震来临时,该怎样避震保护自己逃生呢?从本期起我们一起了解避震常识。

◆ 震时是跑还是躲?

答: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地震持续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地震来临,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 避震时须把握什么原则?

答: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 震时,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自己也被埋压。记住,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 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答:由于地震持续的时间只有十几秒、几十秒,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

——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外墙边、窗户房。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