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8期>正文

星级服务 梯度管理

作者:张志彬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7月14日

——平和县“四个一”助推第四批驻村党员干部“开好局”

    平和县在总结前三批驻村扶贫开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秉承“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按照“教、带、帮、盯”四个梯度,帮助驻村党员干部熟悉业务、找准方向、干好业绩。

    开展一次专题培训,“面对面”教着。及时举办第四批驻村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设项目运作、村财管理、基层党建、党风廉政、社会管理等5大类13节“精品课程”。通过县直部门“业务授课”、党校老师“专题辅导”、课间穿插“微型党课”、第三批省市优秀驻村干部“现身说法”、主管部门“现场互动”等形式,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第四批驻村党员干部履职带创能力。

    配派一支帮扶队伍,“手把手”带着。31个县派驻点村分别安排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一对一”挂钩联系,实行包村镇领导、工作队、镇派副书记“3+X”对接驻村干部,并强化驻村干部参与农村“六大员”的选、用、管职权,为驻村工作增添人气、底气,帮助驻村干部及时打开工作局面。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制定的《驻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办法》,按照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类型,由配派的帮扶队伍帮助驻村干部修订“三年扶贫规划”,引导驻村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心贴心”帮着。结合定额明补的方式,分别在县乡两级设置驻村办公住所,免费发放“食宿一卡通”,方便驻村干部跑项目、办业务。县级财政每年给每个县派驻点村安排帮扶启动资金15万元,三年计45万元。在县农业、交通、发改、财政、民政、卫生等部门开辟15项扶贫对口即办事项“绿色通道”,推进扶贫项目、资金快速“直通”贫困村。同时,注重发挥QQ群、飞信平台、热线电话等载体功能,并专门在《平和组工手机报》、《平和组工简报》开设驻村工作专栏,方便驻村干部掌握政策信息。

    完善一套监管机制,“实打实”盯着。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第四批驻村党员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驻村党员干部驻村在岗、请销假、年度考核、定期督查、工作汇报、资金管理等6项制度。每周由县委组织部通过随机实地走访、电话查询等方式,督查驻村干部在岗情况,确保驻村干部“身到”。每月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农办联合召开驻村党员干部工作座谈会,听取驻村工作进展、帮扶成效、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确保驻村干部“心到”。每季度由县委农办对省、市、县三级的驻村工作、项目进展情况等进行分层“晒绩评比”,评比结果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确保驻村干部“做到”。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村设立的“扶贫专用账户”进行“年检”,并由所在乡镇向县委组织部书面汇报帮扶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