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21期>正文

新城崛起

作者:◎罗龙海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5月26日

——平和县南胜镇的旧貌新颜

追溯一段辉煌的历史

    南胜镇拥有一段令别的乡镇艳羡不已的历史,它的历史遭遇堪称一部传奇,这段本已基本湮没的传奇近年来却波澜不断。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漳州府析龙溪、漳浦、龙岩县地设南胜县,治所在矾山九围之东,即今平和县南胜镇。当时漳州府辖龙溪县、漳浦县、龙岩县、长泰县、南胜县。至元三年(1337年),李志甫率领农民在南胜九牙山起义,占领县城,围攻漳州,声势浩大,官军束手无策。至元六年,起义军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导致失败。当年,南胜县治移至琯山之阳(即今小溪镇旧县村)。

    这段历史告诉大家,南胜镇尊享了17年的县治首府的荣耀。当年之所以选择此地为县治所在,与当地地势平坦开阔、物产丰富有关。时过境迁,如今只有南胜墟中央地段的城隍庙还在,这个封建王朝时代县治所在地的标志性建筑,让人偶尔想起南胜还有过一段辉煌。历史撇下这一段故事大步前进,走进明朝,南胜镇以另外一种身份跻身世界知名乡镇。

    明正德十三年(l518年)三月,王阳明平定了詹师富、温火烧等聚众造反后,奏请朝廷获准在九峰置县,取寇平而民和之意义定县名为“平和”。明正德十三年到崇祯六年(1633年),共有13位县令是江西人。这些江西籍的县领导,把江西人活用泥土的意识带进平和,为景德镇烧瓷工艺进入平和提供了历史机遇。“瓷器精者出南胜官寮、粗者赤草埔山隔。”“瓷器出南胜者,殊胜它邑,不胜工巧,然犹可玩也。”

    进入大清朝后,随着“海禁”政策施行,平和窑逐渐湮没。此后,南胜镇烧造的青花瓷,就像一个精美绝伦的谜面,让人猜疑甚至误解了400年之久,直到本世纪初才揭开面纱,南胜镇终于以“克拉克瓷原产地”正名,扬名于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说南胜镇治县和李志甫起义历史铸就南胜镇筋骨的话,青花瓷则是南胜镇头上的一朵精致绝伦的插花,让人在浩瀚的历史烟海中忘不了它的存在。

回顾一次惨痛的灾难

    荣耀让人迷醉,灾难让人警醒。20067月,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南胜镇普降暴雨,16日凌晨,南胜镇镇政府所在地南胜村遭受被村民们称为“两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侵袭,上百间房屋倒塌。灾难发生第二天,笔者前往采访,亲眼目睹了洪水肆虐后的惨状,房子成片倒塌,幸存房子墙壁上呈现着被淹的痕迹,浅的有1米多高,深的有2米多高。村民们衣服沾满泥泞,挽着裤脚,忙着清理被水淹过的物品。

    听村民介绍,洪水是从南胜镇元府街袭来,转往中振街,再冲向南胜村。而被淹的正是地势较高的南胜村,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亭后、丹门、圩头三个自然村,倒塌房子大都为土房。住在亭后的一位八旬老汉连连感慨此次洪水是“几百年一遇”,瞬间发生,且势不可挡,从他祖辈开始,就没见过这么凶猛的洪水!

    南胜镇圩后组的王碧珍女士说,当天晚上他老公外出送沙发,到半夜洪水发作时被阻在公路上回不来,洪水浸没王女士肚子上来,电灯也熄灭了,电话打不通了,她一个女人只能凭着路形熟悉,自己到沙发厂仓库搬些力所能及的东西,搬不动的皮具材料只好眼睁睁看着泡在水中,损失近百万元。

    王碧珍的公公、现年已经9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杨大来回忆当晚的情景时说,“惊心动魄,打着手电跑进仓库想要帮忙搬些东西时,水才浸到腿肚子,一转身要出来时已经浸没到腰间,非常危险”,第二天到四处走一下,才发现糖厂、粮站、卫生院等几个单位都被洪水冲垮了。

    暴雨造成的灾难不仅仅限于南胜村,其他村落也或大或小受灾。恐怖的灾难给南胜镇的人们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当时站在风口浪尖的南胜镇党委政府,更是把“自救与建设”当做重要课题加以研究。

    灾难过后,无论是前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还是本地的干部群众,都开始正视和审思千疮百孔的山体和裸露的红土,以及与两岸田野基本持平的河道:山洪爆发与河道泄洪不畅是造成水灾的罪魁祸首!!!

展现一座靓丽的新城

    “不破不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些哲学思语用于南胜镇的这次灾难似有不敬的嫌疑,但却非常准确。洪灾过后6年之久,站在龙心小流域的山顶上俯瞰南胜镇,人们会惊异的发现,今日的南胜镇与昔日的面貌已经截然不同,一座新兴小城镇以傲人之姿屹立在世人面前!

    站在南胜镇崭新的镇政府大楼放眼望去,除了此起彼伏的楼房,还有两条平坦的水泥大道穿过南胜镇区;不远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连绵不绝的青山环绕四周。

    走进南胜镇周边的南胜村、前山村、义路村,只见村庄主干道、巷道全部硬化,生猪、家畜等养殖业迁出村民居住聚集区,村内苍蝇蚊子变少了,溪畅水清,空气新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在2006年水灾中受灾严重王碧珍女士的丈夫杨绪平先生说,水灾之后,不仅是他个人,全村、乃至全镇都迎来了一种类似于白纸上作画、大步发展的一个契机,他本人带头买下一整块的草坪、菜地,从新村建设的角度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盖新房、盖厂房,在一片废墟中营造农村发展的新天地,如今他的沙发厂生意延伸至五寨以及邻近的漳浦县。

    近年来,南胜镇党委政府班子领导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提出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根本,以“清垃圾、清边沟、清路障”为重点,以“改水、改厕、改造”为突破,以“绿化、亮化、美化、硬化”为抓手,加大村容整洁力度,提高农民生活品位。随着一个又一个民生项目的实施,南胜镇旧貌换新颜。最受群众称赞的项目应算是城区防洪堤建设工程。2006年经历洪水灾害的创痛过后,南胜镇党委政府一直在努力做好这一工程项目,河道清理整治,修建防洪堤,藉此保护南胜一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美化南胜城镇面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如今,当你走进南胜镇区和周边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一幢幢崭新的农家新房,亲水公园绿水荡漾,村中美丽的小花园鲜花绽放,映衬着一张张欢乐喜悦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