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9期>正文

防震减灾之窗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5月12日

 

防震减灾法确定公民的义务是什么?

    答:防震减灾法第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呢?

    答:①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发布的地震预报,就都不要相信。国务院规定,只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有权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的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其它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②凡是说“XX单位都已通知了要地震”都不可信。如要发布地震预报,政府将采用一切措施迅速通知到震区的全体民众。③凡是将发震时间“预报”到一天以内,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者,肯定都是谣言。因为目前全世界的地震预报水平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精度。④凡是将发震地点“预报”得十分具体(具体到XX乡或XX街道辖区)者,肯定都是谣言。因为目前全世界的地震预报水平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精度。⑤凡是贴有“洋标签”(即说国外XX专家已预报)的地震传言肯定都是谣言。因为不可能也不允许进行地震的“跨国预报”,也从来没有外国专家预报过中国的地震。⑥凡带有迷信色彩的地震传言都是谣言。

每个家庭应从哪些方面做好防震准备?

    答: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观念,每个家庭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制定防震避震预案,为震时自救和互救创造条件。例如,对自家住房的抗震能力,周围的环境,室内水、电、煤气等设施的状况,各类物品的存放条件,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处在已有地震短临预报的地区,还应准备自救必备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