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17期>正文

情系白芽奇兰茶

作者:贺小林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4月28日
茶道
  翻开曾经的日历,跃过岁月的栅栏,经风沐雨的茶道神韵悠然。
  茶道遗留时间的刻痕,诱惑飞翔的思绪,在一个传奇故事的源头凝聚成一首诗的韵角。连同白芽奇兰茶的韵味、漫山嫩绿以及苍老的颜色成为话语里引导人们寻思的方向。
  茶道成了一种象征,一段历史留在记忆,让涉足的脚印蓄满诗文。
  山路穿透晚清的遗风,带着纯青的火候煮沸呓语。静卧的茶山被余霞和晨晖覆盖,犹如母亲呵护一位久睡的婴儿,吟着诗句收获满怀惊喜。其实这条路不再是路的概念,满目的茶香充实拜谒的空间,携带春意绽放在沟壑心壁。穿越历史的隧道,拨开时间的云烟,百年的历程谱成一首动人的曲子,用白芽奇兰茶的称谓起韵,洞穿宇宙谱成史诗,扬起在人类的长河。
  行走在茶道上,内心的感动一路嘹亮。传说从厚厚的黄历里走出,走进钟表的影子,拉长关于沧桑以外的思绪。像一位胡须银白品味白芽奇兰茶的睿智老者,以沉思的模样默默地藏进时间的沟纹,留待人们去寻觅路的神韵,品味茶的底蕴。
 茶道的美誉给予山路厚重的神韵。一切都已沉默。沉默就是一种语言,让白芽奇兰诱惑脚步,让时间挣脱束缚,拉开想象的距离,连同古老的语词定格成飞翔的姿势。
白芽奇兰茶
  白芽奇兰茶是平和县的象征。最初,它是以独特的形状活在乡亲的话语里。它是一首唐诗的意境,又是一阙宋词的韵律。
  留在制茶工艺上的先辈足迹,依然还有脚步的余音,一种可亲形状的视觉又在眼前凸现尘封的记忆。
  怀念和品味的是不同的感悟,逝去和遗留的则是同一种心情的仰望。白芽奇兰茶一直不语,把心思拉长成老人的银白胡须,静静地思考白芽奇兰茶历经的每一个过程。
  像一种情感的脉络,像一幅岁月的剪影,白芽奇兰茶以奔腾的姿态留在茶乡儿女的心里,渐渐撑起乡亲的笑颜,诱惑着乡亲走出大山的脚步。在远离故土的日子里,用熟悉的茶香驱逐侵袭的陌生。
 与白芽奇兰茶紧密联系的是居住在茶乡的人们,这种形状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是处在歌喉舒展的位置,处在一棵茶树嫩叶碧绿的位置,处在一缕茗香沁人心脾的位置。他们用白芽奇兰茶垒堆生活的高度,垒堆餐桌的组成,在偶尔仰望的瞬间油然而生对于白芽奇兰茶的感激。
 在白芽奇兰茶渐渐扬名的过程中,白芽奇兰茶像血脉一般延伸在世界各地,一直延伸到乡亲心脏的位置,挺成一个品牌耀眼的象征。
茶乡情
  对于茶乡的感情,我永远是铭记的。那是一种蓝天,白云,碧水浓缩在血脉里的感动,是一种特有的情怀留在日子里的组成。
  感悟茶乡,心中的鹤鸣一直在唱着经久不衰的乐曲,唱着四季的赞歌,悠悠扬扬地和着茶农用劳作喂肥的生活。
  山的一头是茶园的位置,我的情感在属于碧绿的海洋。时起时落的蝴蝶自足地舞着人类最原始的语言,安祥的姿态定格成茶乡独有的风景。如此一种自然之美点缀了我的许许多多的睡梦。蝶的飞翔极富神韵,腾起的身影在瞬间化为蓝天下一道优美的弧线。一只、两只;一道,两道……让一片绿意的茶园碎成永恒的旋律。美是自然的,而自然的和谐乃是美的全部。
  茶乡的视野很美。走进平和茶乡,放歌是一路扬起的旗帜。忧伤已远离这块土地,即使哭泣也是爱的声音。行走在茶树与茶树之间, 尺度不再是鞋印的距离。曾经的向往正在洗涤路途的疲惫,还有灵魂深处思念的部分。
 视野拓宽成一幅岁月的剪影,放眼的苍翠和浓香浸染黑夜中觅寻的眼睛。我只有将这种情感定格在前方,将每一个不眠的夜晚诱惑到黎明。我常想,茶乡的色彩就像彩蝶的舞蹈,对于茶乡的情感一直在内心荡漾。
 白芽奇兰茶成了我与茶乡之间挥之不去的形状,静静地留在脑海,留在我与一个叫平和的城市之间。其实,一种情感一旦存在于心灵便化为永恒。彩蝶依然舞蹈,茶园依然碧绿,心中的平和茶乡情依然让我在生活中时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