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杜鹃花
作者:◎林丽红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4月21日


春天真是个多梦的季节,常常惹得人们的睡眠总是处于半梦半醒之中。因为这样,才会称之为“春乏”吧。
这个春天的某个夜晚,我做了个怀旧的梦:梦中乡村老家的田埂河边、山坡上开满了一簇簇的杜鹃花,花色有艳红,有粉红,开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一簇鲜红的杜鹃花前,几位孩子用充满惊奇和喜悦的眼光欣赏着,一边伸出手去,摘下花瓣,一片一片地往嘴里送……
醒来发现,这其实不是梦,而是一份关于年少的回忆。——我只是在用梦境的形式重新走了一遍年少时的某一段路程。梦中那几位孩子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我生长的村庄就在一座名为大屏山的山脚下。大屏山海拔约有七百米左右,山上各种林木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野花野草随着季节交替灿烂。一到春天,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就开始一花独秀,毫不遮掩、恣意妄为地开放着。它们可不像人们连片撒籽播种的油菜花那样,连片密集地盛开成花的海洋。它们就像各有喜好的孩子们一样,或三五成群围成一簇,或整整齐齐排成一列,或三三两两各站一角,相互之间并不离得很远,也不粘得很近,一波一波的红,让你清新爽目而不至于目眩神昏。
那时的村庄离县城有四五公里的路程,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双脚,不要说汽车摩托车,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最重要的是,即使我们有勤于走路的双脚去县城玩,却难耐囊中羞涩没钱买吃的买玩的。与其这样难为情的没完没了地在无聊枯燥的公路上走了半天,到头来只能空看几眼花花世界后再饥肠辘辘一无所获地回家,还不如在河边、田野、山坡上撒野来得欢。
春暖花开,最好玩的当然是赏花踏青。这时,我和伙伴们最好的去处就是上山去,一边玩一边闹,一边采野花一边摘野果了——红艳欲滴的杜鹃花当然也成了我们的“猎物”。杜鹃花可以吃?也许现在的孩子认为是在骗人,不过我相信如我一样的大部分生长在乡村的同代人,一定会有一边采摘着杜鹃花,一边扯下花瓣一片一片往嘴里送的经历。那种味道至今如留舌尖,甘甜爽口。不久前我曾在“百度百科”上看到,黄色杜鹃和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毒素,食用会引起中毒。在我的记忆里,老家大屏山的满山杜鹃花就是艳红色和粉红色,这大概是我和我的伙伴们未曾有人中毒的原因吧。
其实,我们当时并不叫它杜鹃花,也不叫它映山红,而是叫它“布田花”。春天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也是村民们忙于播种的季节。至于杜鹃花和布田花的渊源,当时的长辈们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听起来挺悲情的:相传古代有个国王非常勤勉爱民,他管理的国家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他的百姓一度过着非常富足无忧的生活,可是百姓们居安不思危,从此纵情享乐,懒惰成性。忧思成疾的国王终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的百姓,死后的国王化成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布谷、布谷”不停地叫着,提醒百姓播种的时间到了,就这样苦口婆心的叫着,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后来,人们就把这只鸟称为杜鹃鸟,也有称为子规鸟的,把这种花称之为杜鹃花,也有称之为映山红、布田花的。
如今,老家的村民们正印证着“靠山吃山”那句老话,靠着肥沃广阔的大屏山山地,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随着全县开山种果的大潮流,把一株株的蜜柚树种在大屏山的角角落落,并靠着满山的蜜柚树脱了贫致了富,建起了新房,铺起了好路,买上了好车,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现代生活。
与此同时,满山遍野杜鹃花开片片红的景象也成了我们这些早些出生的村庄人们封存的记忆。每到春天,看着他乡别处依旧盛开的满山杜鹃花,我会拂去岁月的灰尘,打开封存的记忆,随着回忆的思绪慢慢品味起关于杜鹃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