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柚都平和>第7期>正文

品味冬雨

作者:⊙海涛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2月17日
 
    冬日里没有雨是不行的。冷冷的风夹着细细的雨,打在脸上,那不仅仅是冷,还有一种温柔刻骨的感觉。此时,北国应该是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壮美景象,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掩耳的棉帽,在雪地里打着雪仗。南方少有雪景,但漫天飘飞着小雨,天地间水汽淋漓的情景撩动人的浪漫情思,撑一把伞去雨里走走,兴致勃勃地欣赏被雨淋湿的老树、小桥和街巷,肯定有陶冶性情之功。
   干旱少雨的秋季里,万物憔悴,景致萧条,看着就让人心痛。随着冬季的到来,淅淅沥沥的冬雨就改变了人们抑郁无望的心境。即便天气寒冷些,只要有雨,就没有理由不喜欢冬天。我不怕冷,我怕的是冷而无雨。那样会使我整日快乐不起来。
   有雨的冬夜,最喜欢躺在温暖的摇椅上读诗书,那些写冬雨的丽词清句就这样跳到了眼前,真是应时应景。《诗经·采薇》里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一场夹着风雪的冬雨,曾见证着最古老最感人的等待与归来:雨雪交加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他的恋人在家里等着他……《虞美人·冬雨》里有:“潇潇一晌残梅雨,独立无情绪。”雨打残梅,竟有了动人的意蕴。唐人孟郊《旅行》中有:“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点点滴滴的冬雨,温柔多情。恬淡的诗句,清丽的意境,可见诗人赏冬雨时平和恬静的心境。此外,李频《朔中即事》:“落日风沙长暝早,穷冬雨雪转春迟。”宋人苏辙《寒雨》:“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写的都是冬雨。诗人词客眼里的冬雨,萧寒,幽远而耐人寻味。
    喜欢冬雨,还因为许多生命都在冬雨里孕育着生机。原野上的树木抖落满身的秋色,伫立在冬雨里,不但不瑟瑟发抖,反而精神焕发,活像一个个破涕为笑的孩子,高兴得不知何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吐出一串串嫩芽来;地里的麦苗和小草也迫不及待地从冰冷的土里探出头来,像一个个鼻子冻得通红的小孩,张开嘴巴和雨亲吻,银铃似的笑声在空寂的冬日里显得格外动人……漫山一片生气,田野绿意暗涌,使人疑心是否春天已提前到来。
    冬日里没有太多事情可做,农人们都围坐在火堆旁,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聊到天色向晚时就生火做饭,然后一头钻进被窝一觉睡到自然醒。只要有雨,他们就能感受到希望,因为他们已经从冬雨里嗅到了春天的气息。既然树木都在发芽了,麦芽也开始钻出地面了,他们自然不能落后,来年春种的计划已经在这些冬雨绵绵的日子里酝酿好了。
   冬雨催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冬雨孕育着绿意盎然的暖春。冬日有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