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祖师公的传说(二)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2月17日

南游潮州
义中离开石巩后南游到罗浮,上灵山院参拜大颠禅师。大颠一见义中,也喝声:“卸下甲胄来。”义中当下退一步立定。
什么叫做“卸却甲胄”呢?就是叫你放下思想包袱,好比人包在甲胄中就难以现出本来面目,怎能悟得佛旨呢?佛家说人们认识有“二谛”,一是俗谛,就是世俗的见解;一是真谛,这才是“第一义谛”。求佛的人若不抛弃俗谛,便是执迷不悟,难以觉悟成佛。这就好比茶杯盛茶水,旧的茶水不倒掉,好茶就注不入。佛子就要像鱼儿在水里,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方能得自由。
义中当下悟得俗“有”真“空”的禅理,就豁然大悟起来,于是再拜大颠为师。后来义中又将参见石巩的事说给大颠听,请教大颠,石巩为什么弹弦三下。大颠反问义中道:“石巩张弓搭箭,射的是‘活’人箭,还是‘死’人的箭?”义中说:“当然是‘活’人的箭。”大颠喝道:“既知是‘活’人的箭,为什么还要在弓弦上迟疑不决呢?”义中听了就沉思不语了。大颠慨叹道:“三十年后,要人理解这个话题也是难得的了。实则佛法最求圆通,不可执着,凡是我执,法执,都应破除。刻舟求剑,因指失月,都是僵化思想的结果,所求佛法,必是死法。”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由于谏迎佛骨,被贬官到潮州做刺史,三次写信恭请大颠禅师,大颠才带领义中到潮州郡西叩齿庵拄锡。韩愈就近经常来拜访大颠谈禅论玄。
有一天,韩愈虚心下气地请教大颠说道:“我真心想参禅,只是军州烦忙,难以潜心修证,佛法最省要的地方,大师能否概括一句话来给予指教。”大颠听了半晌嘿然不语。这时义中随侍在大颠身边,敲禅床三下。大颠睁开眼睛问道:“你做什么的?”
义中回答道:“要求佛法,先以动定,后以智返。”原来禅门南宗的宗旨,不外静心、自悟四个字。静心就要心绝妄念,不染尘劳,必须静坐入定,由定生明,证悟人生和宇宙的实理,通悟万法,顿时成佛。
韩愈一听,心头豁然开朗,拍手赞叹道:“大和尚门风高峻,实难窥得其奥,却在侍者这边得到入门处,真乃幸事啊!”从此韩愈很敬重义中,不敢轻视这个年轻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