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米粉——大米衍生的食品传奇
作者:◎罗龙海 来源:柚都平和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14年02月03日



春节临近,位于闽南山区的长乐乡米粉加工厂,利用天气晴朗的大好时机,加紧生产该乡的特色食品——长乐米粉,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各地市场。该乡的米粉曾经参加过全国、全省的食品博览会,并曾获得过大奖,名噪一时。
家乡人一直都相信,那产自家乡长乐乡野土地上的一粒粒洁白如玉的大米是有灵性的,由是之故,结实的米粒经过乡人之手,才会变成香喷喷的米饭,又或者变成柔韧有弹性的米粿,又或者是细软如丝Q劲十足的米粉。
短而脆的米粒,长而韧的米粉,二者的形象距离之间,充填着农人的智慧。
老区平和县长乐乡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大米、小麦,一年三熟。勤劳的祖先在长期劳作实践中,把大米衍生出好多种吃法,要数米粉最惹人喜爱。
长乐乡许多村部旧址都曾是米粉厂,如今还在坚持的有联三村和葵山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帮大人白天忙完田里的活,夜里就在土坯房里赤膊上阵,加工米粉,大人们在夜里辛苦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大米在白天就先浸泡好,夜里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锅蒸煮和手工压条等工序。蒸煮的架子有好几层,圆形的白铁锅盖比我们小孩子还要高,要二三个壮汉一起配合着拉起、放下。几个壮汉轮流摇动一个大齿轮,米粉就随着齿轮的转动从机器里冒了出来。挤成丝的米粉摊放在竹席上,白天再抬出操场日晒,工艺较之今日粗放了许多。现如今有了电动压条机器,加工米粉轻松了许多,生产工艺一般为:大米—淘洗—浸泡—磨浆—搅拌—蒸煮—压条(挤丝)—复蒸—冷却—干燥—包装—成品。长乐米粉在干燥工序中纯靠日晒,而不是机器烘焙,因此质地更加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蔬菜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而且由于长乐米粉系用熟浆(大米蒸熟过)挤丝,不像别处采用生浆(大米未煮熟)挤丝,吃食不胀气,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小时候吃米粉,大抵是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来了客人之故。那时候还没有植物调和油,煮菜用的都是猪油,用大葱“遣香”,香味特别浓郁。当炒米粉的香味在屋檐下飘荡、在鼻翼间流窜之际,主妇总是先端来一大盘给桌上的客人,之后,招呼小孩子们到灶上大锅前各给盛上一碗,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此时的灶头自然是围成了一圈,调皮的孩子拿筷子把碗敲得叮当响,那种先盛先尝、先吃为快的迫切感都写在脸上。主妇边给盛米粉边叮咛要慢点吃,但是性急而饥饿的小子们总是忍不住大口吞咽,一个个噎得直打嗝,惹来大人的笑骂。小孩子的手短,米粉太长,夹米粉的手高过了头还是送不到嘴里,只好用筷子夹住米粉绕上几绕,再送进嘴里,——尤其是吃滚烫的米粉汤时要这样。几口米粉下肚之后,那诱人的香味踏踏实实蜷缩在肚里,拍拍肚皮,嘣嘣作响,就像农村社戏开演的鼓点——快乐的感觉顺着肚皮上涌。
长期以来,长乐米粉在乡村各地代代相传,其加工工艺技巧越来越精,产品质量也越来越高。米粉厂的老板介绍说,长乐米粉的优点显而易见:其一,价廉物美。它是用上等大米加工制成的,白如雪,细如丝,稍有弹性,略带香味。每斤大米加工成米粉后,可得干米粉9两左右,所以价格仅仅略高于大米,家家都买得起,尤其一些加工场,还可以用大米互换米粉,只收低微的加工费。其二,易熟可口。长乐米粉的食法,有汤的和炒的二种。“炒米粉”是以长乐米粉和各色佐料炒成,有荤的、有素的,家庭、菜馆以及寺庙庵堂都适宜,色味香俱佳。长乐米粉还有轻便耐久藏的特点。大米放久了,容易发霉生米虫,不利于久藏;体积笨重,不便于运输,而长乐米粉在加工后经太阳晒干,成为轻质食品,适宜较长期贮藏。
长乐人家的日常点心,或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都少不了长乐米粉,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乡人喜欢用高丽菜和蒜苗炒米粉,炒熟后洒上一把碎芹菜,更加入味。如今,长乐米粉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美食在市场上畅销,为了炒、煮的方便,有的加工厂把传统的大块长卷的米粉裁切成豆腐块一样,大小均匀,堆叠装盒,更加方便运输,想吃的时候拿出一二块,用开水浸泡,或炒或煮,十分方便,故而在当今餐桌争夺战中,长乐米粉轻而易举就实现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