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漳州新闻>正文

“每张纸,折折叠叠都有了故事”

来源:漳州新闻网  编辑:周艺桂  日期:2020年06月06日

  原标题:手工达人杨小龙将平日积攒的废弃纸张折拼成一件件造型作品,并带领孩子们一起“环保”——

  “每张纸,折折叠叠都有了故事”

  

杨小龙在陈放作品的房间内折纸、拼装新作品

  

  “这间房间全部摆放着我的折纸作品。”在平和县山格镇高际村,杨小龙结束了一早上的培训课程,送走前来学习美术的学员后,将笔者引到属于他的“世界”。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三面陈放铁质置物架,架子上满满摆着杨小龙多年来折下的数十件折纸作品。

  杨小龙初中时期与同学玩耍,无意发现自己对折纸很感兴趣。无师自通的他可以折出各种小动物、各种小巧造型。“最初折纸只是我排解情绪的窗口,没有其他想法。”杨小龙说。初中毕业后的假期,杨小龙对自己所折叠的作品做了改变。他不再漫无目的地做小手工,决定用纸张折出相同的结构,再用成百上千个同样结构的小手工拼成完整的大造型。就在这个暑假,杨小龙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大工程”,一个半米高的篮子。此后,杨小龙陆续做了许多大造型,有能容纳2-3个成人坐下的大碗,有精致美观的花瓶,有体态圆滚的缸、盆。

  由于家中经济困难,杨小龙向往到美术院校学习绘画的梦想随着高中毕业而搁置。“没能顺利上大学是我不太愿意去回忆的一段过往,在那之后我在家困顿了一年,靠着画画、折纸倾诉内心。这些作品里的每张纸、每一条折痕,都写着我当时的心事。”终于,杨小龙在自己的坚持下,父母同意他到县城跟着一位美术老师学习绘画。这是杨小龙第一次正式接受绘画教育。老师发现杨小龙对绘画浓厚的兴趣和他与生俱来的天赋,随即推荐他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进修。在首都师范大学,杨小龙上了一年的美术专业课,接触到正规的绘画教育,圆了求学梦。因为经济压力,杨小龙没有留在北京继续深造,只身前往深圳,在大芬油画村帮人作画,直到2008年回到家乡,办起培训班,过起向往的恬静生活。

  外出求学、工作的这些年,杨小龙对折纸的热爱从未停止。杨小龙介绍,他的所有折纸作品所用的纸张是靠平时积攒、收集下来的报纸、广告纸、烟盒、药品盒、练习本等废弃的纸张。也是这样多年不间断的折纸,他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可以收集到如此多的废弃纸张,“整个地球那么多的人口,有多少资源就耗费掉了?”他决定从自己做起。无论走到哪,只要落入他手中的纸张他都整整齐齐收入随身背包,把它们变成作品的一部分。许多孩子们把用完的作业本、练习册带来,跟着杨小龙学折纸,“小朋友毕竟不能够折出很整齐的结构,很难拼成造型,我就帮他们做出他们喜欢的造型。我告诉他们,这些作品里有你们写下的字、读过的文章,记录着你们成长的故事,他们就很高兴。”

  最近,杨小龙刚完成一件3人才能抬动的“大葫芦”,又展开新一轮的纸张收集,计划做出一件具有闽南特色的土楼造型。早已跨过而立之年的杨小龙心态阳光。“因为我最终还是做了我喜欢的事,走了我愿意走的路。”杨小龙说他希望办个公开展览,让作品成为讲述生活的载体,同时把自己理解的环保理念向社会传播,让更多的人加入环保队列。

  ☉赖伟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