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各县(市、区) 生态环境剪辑
芗城区全面摸清2个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共完成水源地问题整治9个,开展全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目前已有56个污水处理站完成主体建设,完成主支管铺设254公里,完成占比约87.53%。
龙文区推进生态能源结构改革,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完成蓝田开发区集中供热一期项目,建设3×20吨/小时燃气锅炉集中供热站及配套3公里供热管网。百威雪津啤酒(漳州)有限公司投入2000万元建设完成总装机容量4.6兆瓦的光伏发电站,有效节约标准燃煤,减少碳排放。
龙海市扎实推动九龙江南溪(龙海段)水质提升,投入1450万元,对河口淤塞河段进行清淤疏浚,共清淤40万立方米,河道水生态得到改善。
漳浦县开展矿山整治攻坚战,全县完成矿山复垦复绿面积11456.3亩,种植绿化苗木147.46万棵。
云霄县把山美溪水质提升任务列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内容,精心策划山美溪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搭建亲水生态公园。

云霄县山美溪疏浚清淤及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平和县扎实推进水环境整治项目21个,已开工16个,已完成5个。目前,洪濑口河段清淤项目17.9公里已全部完成;污水管网项目布设6382米,完成率约42.5%。
诏安县深入开展流域水质提升整治行动,共组织12个乡镇清理河道109公里,取缔关闭“散乱污”小作坊20余家,排查清理畜禽养殖场569家、牛蛙养殖场59家。
东山县发力乡村生态振兴,陈城镇澳角村率先打造成为省级“绿盈乡村”样板村,其经验做法入选《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案例选编》,并顺利通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预审。
南靖县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制考核方案》,将全县44条小流域水质达标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已完成17个小流域生态湿地建设,水质改善明显。
长泰县举全县之力开展矿山石材行业综合整治,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全县1342家石材厂全部停业整改,并全面关闭吴田山矿区。
华安县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九龙江北溪(华安段)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的“双百”达标;第一个完成污染源头治理县级智慧平台建设。
华安污染源头治理县级智慧平台
古雷开发区首创“重点项目环保精准服务一览表”,对项目落地、建设至投产全过程的环保工作进度、存在的困难和需要协调解决的工作事项逐一细化,安排专人点对点跟踪协调,精准服务“大抓工业”。
漳州高新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建成污水处理站6座,生活污水日处理规模6230吨,新开工污水处理站9座,进一步提高辖区的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漳州台商投资区着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增桥头小学、吴宅小学等6个大气临时自动监测站点,完成辖区重点企业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提标废气超低排放改造、污水臭气改造等升级改造项目,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2%,同比上升11.5%。
常山开发区着力做好“一增一减”,一增是加快漳州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一减是严控vocs排放量,全年共取缔涉气散乱污企业8家。
漳州开发区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在漳州开发区招商水务有限公司顺利揭牌,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